皺
简体皱字的笔画:10画;繁體皺字筆畫:15畫。
(皱,皱)
I
zhòu
ㄓㄡˋ
〔《广韵》侧救切,去宥,庄。〕
1.打皱,皮肤因鬆弛而起纹路。
唐李贺《嘲少年》诗:“莫道韶华镇长在,髮白面皱专相待。”
宋黄庭坚《黄几复自海上寄惠金液三十两戏答》诗:“皱面黄鬚已一翁,樽前犹发少年红。”
2.指皱纹。
3.衣、物等经摺迭而显出痕迹。
唐韩愈《南山诗》:“前低划开阔,烂漫堆众皱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,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。”
4.收缩;紧蹙。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漆》:“若不即洗者,盐醋浸润气彻,则皱,器便坏矣。”
南唐李煜《采桑子》词:“琼窗春断双蛾皱。”
宋范成大《眼儿媚》词:“溶溶洩洩,东风无力,欲皱还休。”
5.引申为紧缩。
清李渔《慎鸾交·久要》:“但愿把佳期缩得时光皱,十载更声併做了一夜筹。”
6.固执。
清龚自珍《菩萨蛮·四月十九日薄暮即事》词:“新来情性皱,未敢偎罗袖。”
II
zhōu
ㄓㄡ
〔《集韵》甾尤切,平尤,庄。〕
栗蓬,包在栗子外面的多刺壳斗。
前蜀贯休《湖头别墅》诗:“飢鼠掀菱壳,新蝉避栗皱。”
前蜀贯休《秋末长兴寺作》诗:“栗不和皱落,僧多到骨贫。”
阅读:121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