祟
祟字的笔画:10画;
suì
ㄙㄨㄟˋ
〔《广韵》虽遂切,去至,心。〕
1.鬼神的祸害。古人以为想像中的鬼神常出而祸人。
《战国策·东周策》:“及王病,使卜之。太卜谴之曰:‘周之祭地为祟。’”鲍彪注:“神祸也。”
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一心定而王天下,其鬼不祟。”
唐韩愈《论佛骨表》:“佛如有灵,能作祸祟,凡有殃咎,宜加臣身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四二回:“一面命人请两分纸钱来,着两个人来,一个与贾母送祟,一个与大姐儿送祟。”
2.引申为暗中作弄或谋害人。
唐蒋防《幻戏志·殷七七》:“或窥见三女子,红裳豔丽,共游树下,人有辄採花折枝者,必为所祟。”
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梁生》:“郎无虑,任其所为。儿当为郎小祟之,以洩积忿。”
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乌鲁木齐诸山皆多狐,然未闻有祟人者。”
阅读:136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