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薰

薰字的笔画:17画;

(薰,熏)

xūn

ㄒㄩㄣ

〔《广韵》许云切,平文,晓。〕

〔《广韵》许运切,去问,晓。〕

1.香草名。一名蕙草。

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莸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

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薰以香自烧,膏以明自销。”

宋沉括《梦溪补笔谈·药议》:“零陵香,本名‘蕙’,古之兰蕙是也。又名‘薰’。”

宋苏轼《浣溪沙》词:“日暖桑麻光似泼,风来蒿艾气如薰。”参见“薰莸”。

2.指香料。

金王蔚《敕祭忠武王碑》:“祗遣使人持此名薰,式陈明荐。”

3.香,发出香气。

《文选·江淹〈别赋〉》:“闺中风暖,陌上草薰。”

李善注:“薰,香气也。”

唐许浑《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》诗之一:“未腊梅先实,终冬草自薰。”

4.熏蒸。

《庄子·天地》:“五臭薰鼻,困惾中颡。”

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续集·支诺皋下》:“﹝韦氏女﹞八岁,忽清晨薰衣睹粧。”

宋张耒《春望》诗:“暧日晴薰草,清淮阔浸天。”

闻一多《红烛·剑匣》:“又在龙涎香上薰着他,薰去了他一切腥膻的记忆。”

5.烧灼。

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:“我心惮暑,忧心如薰。”

毛传:“薰,灼也。”

唐杨炯《为梓州官属祭陆郪县文》:“夫万里之别,犹使饮泪成血,思德音之断绝;况百年之分,能不忧心如薰,想公子兮氛氲。”参见“薰心”。

6.熏陶;感染。

唐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﹝阳城﹞居于晋之鄙,晋之鄙人薰其德,而善良者几千人。”

明李东阳《绍兴府学乡射圃记》:“诸生在位皆起肃兴让,薰为至和。”

梁启超《南海康先生传》第七章:“有名师间日演说,以薰善其德性。”

7.温暖;和煦。

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煖燠孰多》:“天之道,出阳为煖以生之,出阴为清以成之。是故非薰也,不能有育;非漂也,不能有熟。”

《史记·乐书》“昔者舜作五弦之琴,以歌《南风》”裴駰集解引三国魏王肃曰:“《南风》,育养民之诗也,其辞曰:‘南风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。’”

8.引申指和风。

宋赵时庚《金漳兰谱》:“故为台太高则冲阳,太低则隐风,前宜面南,后宜背北,盖欲通南薰而障北吹也。”

明陈所闻《玉芙蓉·初夏溪上宴集》曲之一:“南薰乍入楼,夏木低沉牖,问韶华何处,驹隙难留。”

9.温和貌。参见“薰然”。

10.烟气。

南朝宋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薰歇烬灭,光沉响绝。”

11.熏炉。

宋文天祥《晓起》诗:“远寺鸣金铎,疏窗试宝薰。”

12.通“荤”。本指薑、葱、蒜、韭等有辛辣味的蔬菜,后亦泛指鱼肉等有腥膻味的食物。

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“膳荤”汉郑玄注:“膳荤,谓食之荤辛物葱薤之属……古文荤作薰。”

唐颜真卿《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》:“或时疾病,公辄累月不茹薰。”

13.通“勳”。功勋。

《隶释·汉淳于长夏承碑》:“策薰着于王室。”

14.用同“醺”。参见“薰薰”。

阅读:2112

●〖汉字〗薰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薰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薱

⇛后一个汉字:薯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