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
英字的笔画:8画;
I
yīng
〡ㄥ
〔《广韵》于惊切,平庚,影。〕
“泱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偀”。
1.花。
《诗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:“有女同行,颜如舜英。”
毛传:“舜,木槿也;英,犹华也。”
晋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”
宋无名氏《尉迟杯》词:“朝来冻解霜消,南枝上,香英数点微露。”
2.用以比喻文词。
清彭绍升《秋士先生墓志铭》:“吾独谓先生竹柏之性,有节有文。落其实,盖季次、原宪之流;采其英,亦元结、孟郊之匹。”
3.德才超群的人。
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孔子曰:‘大道之行也,与三代之英,丘未之逮也。’”
《文子·上礼》:“智过万人者谓之英。”
宋刘过《六州歌头·题岳鄂王庙》词:“中兴诸将,谁是万人英。”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韦素园墓记》:“文苑失英,明者永悼。”
4.精华。
《穆天子传》卷二:“天子于是得玉策枝斯之英。”
汉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干将作剑,采五山之铁精,六合之金英。”
宋欧阳修《颜跖》诗:“颜子圣人徒,生知自诚明……死也至今在,光辉如日星,譬如埋金玉,不耗精与英。”
5.矛上的羽饰。
《诗·郑风·清人》:“二矛重英,河上乎翱翔。”
毛传:“重英,矛有英饰。”
南朝齐王融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“重英曲瑵之饰,绝景遗风之骑。”
6.光华,光彩。
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翡翠、火齐,流耀含英;悬黎、垂棘,夜光在焉。”按,火齐,珍珠名;翡翠、悬黎、垂棘,皆美玉名。
《文选·张衡〈南都赋〉》:“被服杂错,履蹑华英。”
李善注:“华英,光耀也。”
7.优美;美好。参见“英音”、“英声”、“英丽”。
8.精灵;神灵。
南朝齐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锺山之英,草堂之灵,驰烟驿路,勒移山庭。”参见“英灵”。
9.两山相重。
《尔雅·释山》:“山再成英。”
郭璞注:“两山相重。”
郝懿行义疏:“成犹重也。英本华荂之名,华萼相衔与跗连接,重累而高,故再重之山取此为名。”
10.古国名。在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南。
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……封皋陶之后于英六,或在许。”
11.通“瑛”。美玉;玉光。
《诗·魏风·汾沮洳》:“彼其之子,美如英。”
马瑞辰通释:“如英犹云如玉。英通作‘瑛’。”
唐韩愈《独孤申叔哀辞》:“濯濯其英,晔晔其光,如闻其声,如见其容。”
郭沫若《赶超任务》诗:“丹教研末丹仍赤,玉纵成尘玉有英。”
12.姓。
汉有英布。见《史记·黥布列传》本传。
II
yāng
〡ㄤ
〔《集韵》于良切,平阳,影。〕
亦作“偀”。
草木初生的苗。
《管子·禁藏》:“举春祭……毋杀畜生,毋拊卵,毋伐木,毋夭英,毋拊竿,所以息百长也。”
阅读:429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