豔
豔字的笔画:28画;
(豔,艳)
yàn
〡ㄢˋ
〔《广韵》以赡切,去豔,以。〕
“阎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艳”。
1.艳丽。特指人的容色美好动人。
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:“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,目逆而送之,曰:‘美而豔。’”杜预注:“色美曰豔。”
《楚辞·招魂》:“长髮曼鬋,豔陆离些。”
王逸注:“豔,好貌也。”
汉司马相如《美人赋》:“臣之东邻,有一女子,云髮丰艳,蛾眉皓齿。”
唐沉既济《任氏传》:“偶值三妇人行于道中,中有白衣者,容色姝丽……郑子戏之曰:‘美豔若此,而徒行,何也?’”清钮琇《觚賸·蛟桥幻遇》:“偶入城,至蛟桥,遇一女绝豔。”
2.泛指花卉、衣饰等物鲜明美丽。
南朝梁萧子显《桃花曲》:“但使桃花豔,得间美人簪。”
唐李适《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》诗:“前池锦石莲花豔,后岭香鑪桂蕊秋。”
宋周煇《清波别志》卷上:“然海棠富豔,江浙则无之。”
李位《阿丹的婚事》:“天上的彩霞,没有人间姑娘衣裳上的色彩艳。”
3.指美女。艳,指艳丽的人或物。
南朝梁沉约《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朝日出邯郸,照我丛台端。中有倾国豔,顾影织罗纨。”
唐李白《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》诗:“吴娃与越豔,窈窕夸铅红。”
宋无名氏《鬼董·周浩》:“奇响一声,烟销室空,二豔俱失。”
清吴兰修《黄竹子传》:“语笑于群艳,居红牙绿绮间者数年。”
4.指花。
唐郭震《惜花》诗:“豔拂衣襟蕊拂杯,遶枝闲共蝶徘徊。”
唐温庭筠《荷叶杯》词:“绿茎红豔两相乱,肠断,水风凉。”
宋梅尧臣《水荭》诗:“灼灼有芳豔,本生江汉滨。”
5.指男女情爱方面的。
元王仲文《救孝子》第二摺:“则合将艳醋儿泼得来匀匀的润,则合将粗纸儿搭得来款款的温。”如:艳歌;艳诗;艳史。
6.形容文辞华美。
晋范甯《〈穀梁传〉序》:“左氏豔而富,其失也巫。”
杨士勋疏:“豔者,文辞可美之称也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通变》:“商周丽而雅,楚汉侈而豔。”
7.光彩;光泽和颜色。
晋潘岳《笙赋》:“烂熠爚以放豔,鬱蓬勃以气出。”
南朝梁江淹《丽色赋》:“有光有豔,如合如离。”
唐王易从《临高台》诗:“泛豔春幌风,裴回秋户月。”
宋苏辙《和子瞻宿临安净土寺》:“吴都况清华,观刹吐光豔。”
8.照耀;闪耀。
三国魏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开建阳则朱炎豔,启金光则清风臻。”
唐李峤《二月奉教作》诗:“日豔临花影,霞翻入浪晖。”
唐徐彦伯《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》:“风摇花眊彩,雪豔宝戈芒。”
宋张先《好事近》词:“双歌声断宝杯空,妆光豔瑶席。”
9.羡慕。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夫不谋治强之功,而豔乎辩说文丽之声,是却有术之士,而任坏屋折弓也。”
《新唐书·李晟传》:“每虏使至,必召息曩于坐,衣大锦袍,金带,夸异之,虏皆指目歆豔。”
明宋濂《赠清源上人归泉州觐省序》:“清源上人,曩自蚤岁,即豔空门。”
10.炫惑。
清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正如佛氏之称无量功德,务神其说,以豔愚俗者,非实话也。”
11.爱;倾慕。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陆判》:“彼不豔其妻,陆判官取儿头与之易之。”
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二》:“王豔曾之妇,乘曾为盗所诬引,阴贿吏毙于狱。”
12.浓。
明吕坤《续小儿语·杂言》:“欲心要澹,道心要豔。”参见“豔豔”。
13.古代楚地歌谣。
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荆豔楚舞,吴愉越吟。”
刘逵注:“豔,楚歌也。”
南朝宋颜延之《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》诗:“《江南》进荆豔,《河激》献赵讴。”
14.唐代大曲的引子。
清方以智《通雅·乐曲》:“王僧虔曰:‘大曲有豔,有趋,有乱。豔在曲前,趋与乱在曲之后,亦犹《吴声》、《西曲》,前有和后有送也。’……智谓豔是引子。”
阅读:168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