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豔

豔字的筆畫:28畫;

(豔,艷)

yàn

〡ㄢˋ

〔《廣韻》以贍切,去豔,以。〕

“閻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艷”。

1.艷麗。特指人的容色美好動人。

《左傳·桓公元年》:“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於路,目逆而送之,曰:‘美而豔。’”杜預註:“色美曰豔。”

《楚辭·招魂》:“長髮曼鬋,豔陸離些。”

王逸註:“豔,好貌也。”

漢司馬相如《美人賦》:“臣之東鄰,有一女子,雲髮豐艷,蛾眉皓齒。”

唐沈既濟《任氏傳》:“偶值三婦人行於道中,中有白衣者,容色姝麗……鄭子戲之曰:‘美豔若此,而徒行,何也?’”清鈕琇《觚賸·蛟橋幻遇》:“偶入城,至蛟橋,遇一女絕豔。”

2.泛指花卉、衣飾等物鮮明美麗。

南朝梁蕭子顯《桃花曲》:“但使桃花豔,得間美人簪。”

唐李適《侍宴安樂公主莊應制》詩:“前池錦石蓮花豔,後嶺香鑪桂蕊秋。”

宋周煇《清波別誌》卷上:“然海棠富豔,江浙則無之。”

李位《阿丹的婚事》:“天上的彩霞,沒有人間姑娘衣裳上的色彩艷。”

3.指美女。艷,指艷麗的人或物。

南朝梁沈約《日出東南隅行》:“朝日出邯鄲,照我叢臺端。中有傾國豔,顧影織羅紈。”

唐李白《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》詩:“吳娃與越豔,窈窕誇鉛紅。”

宋無名氏《鬼董·周浩》:“奇響一聲,煙銷室空,二豔俱失。”

清吳蘭修《黃竹子傳》:“語笑於群艷,居紅牙綠綺間者數年。”

4.指花。

唐郭震《惜花》詩:“豔拂衣襟蕊拂杯,遶枝閑共蝶徘徊。”

唐溫庭筠《荷葉杯》詞:“綠莖紅豔兩相亂,腸斷,水風涼。”

宋梅堯臣《水葒》詩:“灼灼有芳豔,本生江漢濱。”

5.指男女情愛方面的。

元王仲文《救孝子》第二摺:“則合將艷醋兒潑得來勻勻的潤,則合將粗紙兒搭得來款款的溫。”如:艷歌;艷詩;艷史。

6.形容文辭華美。

晉範寧《〈穀梁傳〉序》:“左氏豔而富,其失也巫。”

楊士勛疏:“豔者,文辭可美之稱也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通變》:“商周麗而雅,楚漢侈而豔。”

7.光彩;光澤和顏色。

晉潘嶽《笙賦》:“爛熠爚以放豔,鬱蓬勃以氣出。”

南朝梁江淹《麗色賦》:“有光有豔,如合如離。”

唐王易從《臨高臺》詩:“泛豔春幌風,裴回秋戶月。”

宋蘇轍《和子瞻宿臨安凈土寺》:“吳都況清華,觀剎吐光豔。”

8.照耀;閃耀。

三國魏何晏《景福殿賦》:“開建陽則朱炎豔,啟金光則清風臻。”

唐李嶠《二月奉教作》詩:“日豔臨花影,霞翻入浪暉。”

唐徐彥伯《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制》:“風搖花眊彩,雪豔寶戈芒。”

宋張先《好事近》詞:“雙歌聲斷寶杯空,妝光豔瑤席。”

9.羨慕。

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夫不謀治強之功,而豔乎辯說文麗之聲,是卻有術之士,而任壞屋折弓也。”

《新唐書·李晟傳》:“每虜使至,必召息曩於坐,衣大錦袍,金帶,誇異之,虜皆指目歆豔。”

明宋濂《贈清源上人歸泉州覲省序》:“清源上人,曩自蚤歲,即豔空門。”

10.炫惑。

清陳確《答張考夫書》:“正如佛氏之稱無量功德,務神其說,以豔愚俗者,非實話也。”

11.愛;傾慕。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陸判》:“彼不豔其妻,陸判官取兒頭與之易之。”
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王豔曾之婦,乘曾為盜所誣引,陰賄吏斃於獄。”

12.濃。

明呂坤《續小兒語·雜言》:“欲心要淡,道心要豔。”參見“豔豔”。

13.古代楚地歌謠。

《文選·左思〈吳都賦〉》:“荊豔楚舞,吳愉越吟。”

劉逵註:“豔,楚歌也。”

南朝宋顏延之《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》詩:“《江南》進荊豔,《河激》獻趙謳。”

14.唐代大曲的引子。

清方以智《通雅·樂曲》:“王僧虔曰:‘大曲有豔,有趨,有亂。豔在曲前,趨與亂在曲之後,亦猶《吳聲》、《西曲》,前有和後有送也。’……智謂豔是引子。”

阅读:1694

●豔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