槨
简体椁字的笔画:12画;繁體槨字筆畫:14畫。
(椁,椁)
gu·
ㄍㄨㄛˇ
1.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。
《周礼·地官·闾师》:“不树者无椁,不蚕者不帛。”
郑玄注:“椁,周棺也。”
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古之丧礼,贵贱有仪,上下有等。天子棺椁七重,诸侯五重,大夫三重,士再重。今墨子独生不歌,死不服,桐棺三寸而无椁。”
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臣请以彫玉为棺,文梓为椁。”
前蜀朱希济《妖妄传·周济川》:“家人先备大木,空其中,如鼓墣,拥小儿于内……悬巨石流之大江,欲负起出云:谢以棺椁相送。”
郭沫若《苏联纪行·七月十七日》:“一九四二年曾由苏联考古学家开椁验视,内有木棺,棺内有骨殖及金钱刺绣之破片。”
2.外加他物,以求坚实。
《墨子·杂守》:“凡待烟、冲、云梯、临之法,必应城以御之,曰不足,则以木椁之。”
岑仲勉注:“城廓、棺椁皆有‘包盖’之义,此处椁字义应相近,因恐城牆过薄,不足抵御冲击,再加材木以求坚实。”
3.指外面所加之物。
叶圣陶《倪焕之》十一:“又有好些突起得并不高的荒坟;有的砌着简陋的砖椁,有的就只泥土贴着棺木,腐朽的木头显露在外面。”
4.度量、测量。
《周礼·考工记·轮人》:“参分其牙围而漆其二,椁其漆内而中诎之。”
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椁者,度两漆之内相距之尺寸也。”
阅读:97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