响彻云霄
【成语】:响彻云霄
【拼音】:xiǎng chè yún xiāo
【解释】:彻:贯通;云霄:高空。形容声音响亮,好像可以穿过云层,直达高空。
【出处】: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·戚夫人歌舞》:“侍妇数百皆习之,后宫齐首高唱,声彻云霄。”
【示例】:教这一笛儿,真吹得~,鸾翔鹤舞,楼下万万千千的人,都定睛侧耳,寂然无声。 ★清·禇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八十六回
【近义词】:响彻云际、响遏行云
【反义词】:闷声不响
【歇后语】:坐着飞机放广播
【语法】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声音响亮
【英文】:soaring
【日文】:空高(そらたか)くひびきわたる
(响彻云霄,响彻云霄)
形容声音响亮高昂,能穿透云层。
《隋唐演义》第八六回:“这一笛儿,真吹得响彻云霄,鸾翔鹤舞。”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三:“在武汉初期,尤其‘七七’周年前后,救亡的爱国情绪在各阶层洋溢着。‘中国不会亡’的歌声,响彻云霄。”亦作“响彻云际”、“响彻云表”。
明袁宏道《吴游记·虎丘》:“一夫登场,四座屏息,音若细髮,响彻云际。”
《古今小说·闲云庵阮三偿冤债》:“忽听得街上乐声缥缈,响彻云际。”
清王韬《淞滨琐话·仙井》:“兰香亦鼓云和之瑟,音韵悠扬,响彻云表。”
阅读:438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