豸
豸字的笔画:7画;
zhì
ㄓˋ
〔《广韵》池尔切,上纸,澄。〕
〔《广韵》宅买切,上蟹,澄。〕
“鸠”的被通假字。
1.本指无足之虫。后亦泛指虫类。
《尔雅·释虫》:“有足谓之虫,无足谓之豸。”
汉王逸《九思·怨上》:“虫豸兮夹余,惆怅兮自悲。”
元吴莱《读〈穆天子传〉》诗:“蜚扬恨不鸟两翅,跐蹈恨不百足豸。”
鲁迅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,歪着头,说道:‘打虫豸,好不好?我是虫豸--还不放么?’”
2.兽嵴隆起伸长貌。参见“豸豸”。
3.比喻姿态妖媚的女子。
金松岑《红粉妆》诗:“选胜爱踏金阊尘,下车便睹娟娟豸。”
金松岑《红苹曲》:“爱此娟娟豸,字以红苹好。”按,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增婵娟以此豸。”
薛综注:“婵娟、此豸,姿态妖蛊也。”“此豸”本为联绵词,后人误解,遂以“豸”单独表示“此豸”之义。
4.见“貏豸”。
5.獬豸冠。獬豸,古代传说中的神兽。一角,能辨曲直,因此古时法官戴的帽子称獬豸冠。
唐白居易《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》:“晚起慵冠豸,閒行厌避骢。”
唐喻凫《夏日龙翔寺居即事寄崔侍御》诗:“何当戴豸客,复问此生涯。”
宋戴埴《鼠璞·獬豸》:“今人见御史旧有獬豸冠,单呼为豸。”参见“獬豸冠”。
6.通“止”。制止,解救。
《左传·宣公十七年》:“郄子其或者欲已乱于齐乎?不然,余惧其益之也。余将老,使郄子逞其志,庶有豸乎!”杜预注:“豸,解也。欲使郄子从政,快志以止乱。”
清顾炎武《日知录·豸》:“《庄子·在宥》篇:‘灾及草木,祸及止虫。’止,当作‘豸’,古止、豸通用。
《左传·宣十七年》:‘庶有豸乎!’豸,止也。”
梁启超《新民议·禁早婚议》:“一国将来之主人翁,而悉被戕于今日愦愦者之手,国其尚有豸乎?”
阅读:101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