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說

简体说字的笔画:9画;繁體說字筆畫:14畫。

(说,说)

I

shuō

ㄕㄨㄛ

1.叙说,讲述。

《易·咸》:“咸其辅颊舌,滕口说也。”

高亨注:“滕口说,谓翻腾其口谈,即所谓‘口若悬河’。”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有人向张华说此事,张曰:‘王之学华,皆是形骸之外,去之所以更远。’”清洪昇《长生殿·补恨》:“只我这万种伤心,见他时怎地说。”

赵树理《登记》二:“小晚说:‘说好话的没有,说坏话的可不少。’”

2.解释;说明。

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。”

何晏集解引包咸曰:“事已成,不可复解说。”

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单于咸既和亲,求其子登尸,莽欲遣使送致,恐咸怨恨害使者,乃收前言当诛侍子者故将军陈钦,以他罪繫狱。

钦曰:‘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。’遂自杀。”

颜师古注:“说,解说也。託言以其前建议诛侍子,今故杀之。”

3.专指讲解或解说经文意义。

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时上方乡学,郑宽中、张禹朝夕入说《尚书》、《论语》于金华殿中,诏伯受焉。”

清俞樾《茶香室丛钞·“先进于礼乐”苏子瞻说》:“后儒说《论语》,亦无引苏氏此说者。”

4.告知;告诉。

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夫差将死,使人说于子胥曰:‘使死者无知,则已矣;若其有知,吾何面目以见员也!’遂自杀。”

韦昭注:“说,告也。”

5.说合;介绍。

《二刻拍桉惊奇》卷十七:“说我有个女儿,他要求聘。我只说他晓得些风声,早来说你了。”

《红楼梦》第五七回:“我原要说他的人,谁知他的人没到手,倒被他说了我们一个去了!”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九:“你要是托个媒人去说,老头子一定不答应。”

6.劝告;批评。

《红楼梦》第九四回:“芹儿呢,你便狠狠的说他一顿,除了祭祀喜庆,无事叫他不用到这里来。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六回:“他疼的是你,你来家早晚说着他些。”

《收穫》1985年第2期:“我才说他们两句,就跟我上火啦。”

7.评议;评论。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。时名辈共说人物,第一将尽之间,温常失色。”

8.描述。

明唐寅《把酒对月歌》:“李白前时原有月,惟有李白诗能说。”

9.话语。

《书·舜典》:“帝曰:‘龙!朕圣谗说殄行,震惊朕师。’”孔颖达疏:“我憎疾人为谗佞之说,绝君子之行,而动惊我众。”

《二刻拍桉惊奇》卷二十:“依了姐姐说。”
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六回:“奶奶,这说是听得谁道?”

10.学说;观点。

《管子·立政》:“寝兵之说胜,则险阻不守;兼爱之说胜,则士卒不战。”

《二刻拍桉惊奇》卷九:“可又有一说,不遇艰难,不显好处。”

清恽敬《驳朱锡鬯书〈杨太真外传〉后》:“检讨生平多颠倒旧闻,以就己说。”

11.经书的注解。

《后汉书·孔奋传》:“奋晚有子嘉,官至城门校尉,作《左氏说》云。”

李贤注:“说,犹今之疏也。”

明归有光《〈孝经〉叙录》:“荀昶撰进《孝经》诸说,以郑氏为宗。”

12.意思;意义。

唐韩愈《赠张童子序》:“二经章句仅数十万言,其传注在外,皆诵之,又约知其大说。”

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记文》:“东坡有李伯时《洗玉池铭》,始予读之,皆不得其说。其后得伯时石刻序跋,乃能明其意。”

13.文体名。一种用来阐述某种道理或主张的文章。

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奏平彻以闲雅,说炜晔而谲诳。”

明杨慎《丹铅杂录·珊瑚钩诗话》:“正是非而着之者,说也。”

清王士禛《〈蓉槎蠡说〉序》:“予惟说者,释也,述也,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。”

14.说明的文字。

鲁迅《朝花夕拾·〈二十四孝图〉》:“自从所谓‘文学革命’以来,供给孩子的书籍,和欧、美、日本的一比较,虽然很可怜,但总算有图有说。”

鲁迅《朝花夕拾·〈二十四孝图〉》:“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,但是下图上说,鬼少人多,又为我一人所独有,使我高兴极了。”

15.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。指论证。

《墨子·小取》:“论求群言之比,以名举实,以辞抒意,以说出故。”
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实不喻然后命,命不喻然后期,期不喻然后说,说不喻然后辨。”

16.祭名。

《周礼·春官·大祝》:“掌六祈以同鬼神示:一曰类,二曰造,三曰禬,四曰禜,五曰攻,六曰说。”

郑玄注:“郑司农云:‘类、造、禬、禜、攻、说,皆祭名也……’董仲舒救日食祝曰:‘炤炤大明,瀸灭无光。奈何以阴侵阳,以卑侵尊。是之谓说也。’”

II

shuì

ㄕㄨㄟˋ

1.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。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说大人,则藐之,勿视其巍巍然。”

《旧唐书·列女传·董昌龄母杨氏》:“及王师逼郾城,昌龄乃以城降,且说贼将邓怀金归款于李光颜。”京剧《乌龙院》第一场:“奉命去往郓城县,山寨之事对他言;黄金百两书一柬,顺说恩兄到梁山。”

2.通“税”。停置。引申指休憩;止息。

《诗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星言夙驾,说于桑田。”

朱熹集传:“说,音税,舍止也。”
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右广鸡鸣而驾,日中而说;左则受之,日入而说。”

杜预注:“说,舍也。”

《鶡冠子·天权》:“故能说适计险,历越踰俗,轶伦越等,知略之见,遗跋众人。”

陆佃解:“说,止息也。”

III

yuè

ㄩㄝˋ

“兑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后作“悦”。喜悦;高兴。

《诗·召南·草虫》:“亦既见止,亦既觏止,我心则说。”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晋武帝始登阼,探策得‘一’,王者世数,繫此多少。帝既不说,群臣失色,莫能有言者。”

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三:“又知夫子之所以见南子者,盖以见识议论如此,倘能改行,或者尚可辅卫灵公以有为。

子路不说,是未知夫子之心也。”

2.后作“悦”。喜好;喜爱。

《管子·权修》:“故百姓皆说为善,则暴乱之行无由至矣。”

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平公说新声。”

韦昭注:“说,乐也。”

唐柳宗元《送崔群序》:“安平厉庄端毅,高朗振迈,说崔君之正。”

3.后作“悦”。取悦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欲弑公以说于晋,而不获间。”

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又能上下说于鬼神,顺道其欲恶,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。”

韦昭注:“说,媚也。”

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,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,擅言祸灾以伤人心。”

4.后作“悦”。敬重。

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弊邑之王所说甚者,无大大王;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,亦无大大王。”

姚宏注:“说,敬也。”

5.通“阅”。看。

《隶续·汉武都太守耿勋碑》:“君敦《诗》说《礼》,家仍典军。”

洪适释:“碑以‘说’为阅。”

IV

tuō

ㄊㄨㄛ

1.简易。参见“说咷”。

2.通“脱”。解脱;免除。

《易·蒙》:“利用刑人,用说桎梏。”

孔颖达疏:“又利用说去罪人桎梏。”

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车说其輹,火焚其旗,不利行师,败于宗丘。”

杜预注:“在震,则无应,故车脱輹。”

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求说其侮,而亟于前之人,其雠不滋大乎。”

韦昭注:“说,犹除也。”

3.通“脱”。急骤。

《管子·幼官》:“说行若风雨,发如雷电。”

郭沫若等集校:“‘说’读为脱……脱有急骤意。”

阅读:2549

●〖汉字〗說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說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誫

⇛后一个汉字:誨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