齎
齎字的笔画:21画;
(齎,赍)
I
jī
ㄐ〡
〔《广韵》祖稽切,平齐,精。〕
〔《广韵》即夷切,平脂,精。〕
1.遣送;送。
《周礼·春官·小祝》:“及葬,设道齎之奠,分祷五祀。”
郑玄注:“齎,犹送也。送道之奠,谓遣奠也。”
孙诒让正义:“大遣奠,奠毕,包牲体载于遣车,从柩而行,道中或有伫止,则即陈以为奠。”一说通“粢”。
郑玄注引杜子春曰:“齎,当为粢。道中祭也。
汉仪:每街路辄祭。”
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王何不以地齎周最以为太子也。”
鲍彪注:“齎,持遗也。”
《旧唐书·酷吏传下·王旭》:“其兄昌仪,先贬乾封尉,旭斩之,齎其首赴于东都。”
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·筹办夷务始末》:“现交差弁齎京呈验。”
2.托付。
《仪礼·聘礼》:“又齎皮马。”
郑玄注:“齎,犹付也。”
《汉书·循吏传·文翁》:“减省少府用度,买刀布蜀货,齎计吏以遗博士。”
3.携带。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鱼具。”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谗险》:“后丁艰,服除还都,惟齎《战国策》而已。”
宋司马光《论屈野河西修堡状》:“但齎酒食,不为战备,以此逢敌,如何不败!”清顾炎武《钱粮论下》:“钱重而难运,银轻而易齎。”
4.怀着;抱着。用于思想、情感等。
汉阮瑀《为曹公作书与孙权》:“遂齎见薄之决计,秉翻然之成议。”
南朝宋鲍照《代蒿里行》:“齎我长恨意,归为狐兔尘。”参见“齎志”。
5.具备;充当。
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“楚有善为偷者,往见曰:‘闻君求技道之士,臣偷也,愿以技齎一卒。’”高诱注:“齎,备。”齎一卒,犹言聊充一人,以备驱使。
6.通“齐(脐)”。引申指腹部。
7.通“齐(脐)”。指漩涡。
《列子·黄帝》:“与齎俱入,与汩偕出。”
张湛注:“齎、汩者,水迴入涌出之貌。”齎,《庄子·达生》作“齐”。
8.通“剂”。割。引申指侵削。
马王堆汉墓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·李园谓辛梧章》:“秦大举兵东面而齎赵,言毋攻燕。”
9.通“齌”。疾;暴。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反信谗而齌怒”王逸注“齌,一作齐”宋洪兴祖补注:“《释文》:齐,或作齎。”
10.姓。
《万姓统谱·平齐》有齎商音。
II
zī
ㄗ
〔《集韵》津私切,平脂,精。〕
通“资”。
1.费用;钱财。
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:“毁折,入齎于职币。”
郑玄注:“杜子春云:‘齎,读为资。资谓财也。乘官车毁折者,入财以偿缮治之直。’”
《周礼·天官·掌皮》:“岁终,则会其财齎。”参见“齎用”。
2.材料;物资。
《周礼·天官·典妇功》:“掌妇式之法,以授嫔妇及内人女功之事齎。”
郑玄注:“事齎,谓以女功之事来取丝枲。故书‘齎’为‘资’。”
《周礼·天官·典枲》:“掌布缌缕紵之麻草之物,以待时颁功而受齎。”
孙诒让正义:“时至,此官则颁之以职事,复授之以枲葛之材也。”
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“票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,约轻齎,绝大幕,涉获单于章渠。”
颜师古注:“齎字与资同,谓资装也。”
唐李白《赠武十七谔》诗:“君为我致之,轻齎涉淮源。”
王琦注:“《广韵》:齎,装也。
《玉篇》:齎,行道所用也。”
3.凭藉;藉助。
唐皎然《酬别襄阳诗僧少微》诗:“文字齎秦本,诗骚学楚人。”
阅读:96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