畚
畚字的笔画:10画;
běn
ㄅㄣˇ
〔《广韵》布忖切,上溷,帮。〕
1.用草绳或竹篾编织的盛物器具。
《周礼·夏官·挈壶氏》:“挈辔以令舍,挈畚以令粮。”
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畚,所以盛粮之器。”
《文选·谢惠连〈祭古冢文〉》:“捨畚悽怆,纵锸涟而。”
吕延济注:“畚,土笼也。”
宋王安石《幽谷引》:“有绳于防兮,有畚于沟。”
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梦午塘提学江南时,署后有高阜,恒夜见光怪……牛塘少年盛气,集锸畚平之。”
2.用畚箕装载。
《列子·汤问》: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,叩石垦壤,箕畚运于渤海之尾。”
张湛注:“音本,笼也。”
《宋史·隐逸传下·苏云卿》:“披荆畚砾为圃,艺植耘芟,灌溉培壅,皆有法度。”
清顾炎武《〈金石文字记〉序》:“伐穨垣,畚朽壤。”
魏金枝《任樟元和三个地主》:“然后老太婆畚泥土,我筑墙。”
3.量词。用于可以畚计量之物。
唐韩愈《嘲鼾睡》诗:“何能堙其源,惟有土一畚。”
宋王谠《唐语林·方正》:“﹝政事堂会食之床﹞不迁者五十年……其下铲去聚壤十四畚。”
4.方言。犹盛,装。
《何典》第五回:“牵鑽鬼只得进去拿饭来做,怎奈是老米饭,捏杀不成团的,只得畚了一面煳盆硬米糁出来赔他。”
5.手相。指斗形指纹。
《中国谚语资料·一般谚语》:“十指九畚,不作也好过。”
阅读:109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