斐
斐字的笔画:12画;
I
fěi
ㄈㄟˇ
〔《广韵》敷尾切,上尾,敷。〕
1.有文彩貌。
《诗·小雅·巷伯》:“萋兮斐兮,成是贝锦。”
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有斐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
郑玄注:“斐,有文章貌也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章表》:“君子秉文,辞令有斐。”
清蒋士铨《临川梦·改梦》:“语不云乎,人各有章。偃仰冷澹、历落隐映者,此亦鄙人之章也。惟明公哀怜,成其狂斐。”
2.发愤貌。狂放貌。参见“斐然”。
3.穿凿妄作貌。参见“斐然”。
4.犹翩然。参见“斐然”、“斐然嚮风”。
II
fēi
ㄈㄟ
〔《集韵》匪微切,平微,非。〕
姓。
春秋时晋国有斐豹。见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。
阅读:185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