斐
斐字的筆畫:12畫;
I
fěi
ㄈㄟˇ
〔《廣韻》敷尾切,上尾,敷。〕
1.有文彩貌。
《詩·小雅·巷伯》:“萋兮斐兮,成是貝錦。”
《禮記·大學》:“有斐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
鄭玄註:“斐,有文章貌也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章表》:“君子秉文,辭令有斐。”
清蔣士銓《臨川夢·改夢》:“語不雲乎,人各有章。偃仰冷淡、歷落隱映者,此亦鄙人之章也。惟明公哀憐,成其狂斐。”
2.發憤貌。狂放貌。參見“斐然”。
3.穿鑿妄作貌。參見“斐然”。
4.猶翩然。參見“斐然”、“斐然嚮風”。
II
fēi
ㄈㄟ
〔《集韻》匪微切,平微,非。〕
姓。
春秋時晉國有斐豹。見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三年》。
阅读:192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