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躅

躅字的笔画:20画;

I

zhú

ㄓㄨˊ

〔《广韵》直录切,入烛,澄。〕

1.见“躅踯”、“蹢躅”。

2.踩踏;顿足。

《逸周书·太子晋》:“师旷东躅其足。”

孔晁注:“东躅,踏也。”按,“东”为“束”字之误。见清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。

唐韩愈孟郊《城南联句》:“礼鼠拱而立,骇牛躅且鸣。”一说,为触,抵撞意。见《韩昌黎集》廖莹中注。

明刘基《鸡鸣一首赠宗文侄》:“朝露白如玉,我不敢躅,恐湿我足。”

3.指鸟的跳跃。

南朝梁元帝《金楼子·立言上》:“鸟与鸟遇则相躅,兽与兽遇则相角,马与马遇则趹踶,愚与愚遇则相伤。”

II

zhuó

ㄓㄨㄛˊ

〔《集韵》直角切,入觉,澄。〕

1.足迹;踪迹。

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伏周孔之轨躅。”

颜师古注引郑氏曰:“躅,迹也。

三辅谓牛蹄处为躅。”

唐皮日休《三羞诗》之二:“自嗟胡为者,得蹑前修躅。”

宋王安石《寄吴冲卿》诗:“归来污省舍,又继故人躅。”

2.喻人的行为、业迹。

宋苏轼《送顿起》诗:“岱宗已在眼,一往继前躅。”

元耶律楚材《送门人刘复亨征蜀》诗:“壮岁从军真乐事,邓侯遗躅勉争先。”

阅读:1402

●〖汉字〗躅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躅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躆

⇛后一个汉字:躄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