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
述字的笔画:8画;
shù
ㄕㄨˋ
〔《广韵》食聿切,入术,船。〕
1.遵循;继承。
《书·五子之歌》:“五子咸怨,述大禹之戒以作歌。”
孔传:“述,循也。”
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,作《离骚》诸赋以自伤悼。后有宋玉、唐勒之属慕而述之,皆以显名。”
唐韩愈《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》:“公子三人,长曰周馀,好善学文,能谨谨致孝,述父之志,曲而不黩。”
2.记述;叙述。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幼而不孙弟,长而无述焉,老而不死,是谓贼。”
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班述陆海珍藏,张叙神皋隩区。”
唐韩愈《贺庆云表》:“非烟非云,容状讵能详述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回:“于是把在花多福家所闻的话,述了一遍。”徐哲身《反啼笑因缘》第三十回:“陶太太却简单的述给嫣红听了。”
3.阐述前人成说。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述而不作。”
皇侃疏:“述者,传于旧章也。”
清顾炎武《〈音学五书〉后叙》:“已正其音而犹遵元第何也?曰述也。”
4.泛指着述之作。
汉王充《论衡·对作》:“‘五经’之兴,可谓作矣;太史公书、刘子政序、班叔皮传,可谓述矣。”
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已而知戈德文(W.Godwin),读其着述,博爱之精神益张。”
5.文体名。史篇后的论述。
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夫文章者,原出‘五经’:诏命策檄,生于《书》者也;序述论议,生于《易》者也。”
唐刘知几《史通·论赞》:“马迁《自序传》后,历写诸篇,各叙其意。既而班固变为诗体,号之曰述。
范晔改彼述名,呼之以赞。”
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馀录·何法盛书》:“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名目与诸史异:本纪曰典,表曰注,列传曰录,论曰述。”
6.文体名。论说文之一种,前散文,后拈韵。
三国魏邯郸淳有《魏受命述》,唐杜甫有《杂述》、《秋述》,宋范仲淹有《述〈国语〉》、《四言铭系述》等。
唐韩愈《答扬子书》:“辱书,并示表、记、述、书、辞等五篇。”参阅杜甫《杂述》清仇兆鳌题注。
7.文体名。行状之别名。
明徐师曾《文体明辨序说·述》:“述,譔也。纂譔其人之言行以俟考也。其文与行状同,不曰状而曰述,亦别名也。”
8.通“术”。正道。
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:“胡能有定,报我不述。”
陆德明释文:“述,本亦作术。”
俞樾《群经平议·诗一》:“然则不术犹不道,言报我不以道也。”
9.通“术”。道术。
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大臣乱曰称述。”
于省吾《双剑誃诸子新证·管子二》:“述、术古字通……称术谓称举道术也。称术乃君人者之事,大臣称术则乱矣。”
《逸周书·命训》:“六方三述,其极一也。”
孔晁注:“述与术同。”
《隶释·汉成阳令唐扶颂》:“耽乐道述,咀嚼七经。”
10.通“鹬”。冠饰,以翠鸟羽製作。
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下》:“通天冠……前有山,展筩为述。”
王先谦集解引黄山曰:“后文‘建华冠’引《记》曰:‘知天者冠述。’钱氏据《前书·五行志》颜注,述即为鹬。
山桉,《说文》‘鹬’下引《礼记》曰:‘知天文者冠鹬。’与志引《记》曰合。‘天’下多‘文’字,‘述’即作‘鹬’。”
11.姓。
《广韵·入术》:“述,姓。
《风俗通》云:‘鲁大夫仲述之后也。’”
阅读:19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