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母

母字的笔画:5画;

I

ㄇㄨˇ

〔《广韵》莫厚切,上厚,明。〕

1.母亲。

《书·尧典》:“父顽,母嚚,象傲,克谐。”

晋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﹝密﹞行年四岁,舅夺母志。”

清刘大櫆《钱节妇传》:“吴中兵起,孝则之母及弟妹皆赴震泽以死。”

2.称家族、亲戚中之女性长辈。

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国君世子生……择于诸母与可者,必求其宽裕、慈惠、温良、恭敬、慎而寡言者,使为子师。其次为慈母,其次为保母。”

郑玄注:“诸母,众妾也。”

3.特指祖母。

晋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臣无祖母,无以至今日;祖母无臣,无以终馀年。母孙二人,更相为命。”

4.乳母。

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生三人,公与之母。”

韦昭注:“母,乳母也。”

5.对妇女的敬称、美称。
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及括将行,其母上书言于王曰:‘括不可使将……’王曰:‘母置之,吾已决矣。’”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女字说》:“男子曰某父,女子曰某母,盖男子之美称莫过于父,女子之美称莫过于母。”

6.泛指妇女。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钓于城下,诸母漂,有一母见信飢,饭信。”

《东观汉记·朱晖传》:“﹝贼﹞欲裸夺妇女衣服,昆弟宾客皆惶迫,伏地莫敢动,晖拔剑前曰:‘财物皆可取,诸母衣不可得。’”

7.人母仪范。

《汉书·元后传论》:“及王莽之兴,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。”

《宋史·乐志九》:“为太宗后,为天下母。”

8.谓作母亲的仪范。

《东观汉记·光烈阴皇后传》:“上以后贤仁,宜母天下。”

《新唐书·罗艺传》:“﹝李﹞谓艺妻孟曰:‘妃相贵,当母天下。’”

9.哺育;抚养。

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吏奉厉王诣上,上悔,令吕后母之。”

《北齐书·高叡传》:“﹝叡﹞特为高祖所爱,养于宫中,令游娘母之,恩同诸子。”

《新五代史·唐淑妃王氏传》:“明宗后宫有生子者,命妃母之。”

严复《原强》:“圣哲笃生,母我群黎。”

10.雌性的。多指动物。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五母鸡,二母彘。”
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作酱法》:“九月内,取母蟹。”

《红楼梦》第三一回:“湘云道:‘走兽飞禽,雄为阳,雌为阴……’翠缕道:‘这是公的,还是母的呢?’”

11.本源;根本。

《老子》:“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。”

《商君书·说民》:“礼乐,淫佚之徵也;慈仁,过之母也。”

朱师辙解诂:“母,本也。慈仁不足以惩恶,故为生过之本。”

汉焦赣《易林·否之巽》:“杜口绝舌,言为祸母。”

郭小川《厦门风姿》诗:“真理才是生命之光,斗争才是和平之母。”

12.指主干。

汉焦赣《易林·睽之困》:“大树之子,百条共母。”

13.物之能产生它物者。

汉焦赣《易林·履之姤》:“重伯黄宝,宜以我市,嫁娶有息,利得过母。”
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雨钱》:“﹝翁﹞笑曰:‘此大易事,但须得十数钱作母。’”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第九章:“生利之功,一养之后,岁岁无穷,母转为货,货复转母,一国生利之民皆将赖之。”此指本钱。

《元史·释老传·八思巴》:“﹝世祖﹞命製蒙古新字,字成上之。其字仅千馀,其母凡四十有一。”

梁启超《〈沉氏音书〉序》:“吾师南海康长素先生,以小儿初学语之声为天下所同,取其十六音以为母。”此指字母。

《通志·六书二》:“序曰:象形、指事,文也;会意,字也。文合而成字。文有子母,母主义,子主声,一子一母为谐声。”

唐兰《中国文字学·前论》:“﹝郑樵﹞以独体为文,合体为字,立三百三十母为形之主,八百七十子为声之主,合千二百文,成无穷之字。”此指汉字表形的符号。如:母液、工作母机;酒母、麻母;声母、韵母等。

14.并比之物中的重者、大者、粗者(与轻者、小者、细者谓“子”对称)。
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景王十一年,将铸大钱……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,民皆得焉。”

韦昭注:“重曰母,轻曰子,以贸物。”

《诗·齐风·卢令》“卢重环”毛传:“重环,子母环也。”

孔颖达疏:“谓大环贯一小环也。”

三国魏阮籍《咏怀》之九:“昔闻东陵瓜,近在青门外。连轸距阡陌,子母相钩带。”

15.指凹凸配套部件中的凹件。如母螺丝,母榫等。

16.数学名词。指分数中的分母。

《九章算术·方田》:“术曰:‘母互乘之,并以为实,母相乘为法。’”

17.方言。指话题。
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四六回:“我见他说的话离了母,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。”

18.通“姆”。女师。

《公羊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吾闻之也,妇人夜出,不见傅,母,不下堂。”

何休注:“选老大夫为傅,选老大夫妻为母。本又作姆,同。”

汉焦赣《易林·萃之益》:“童女无媒,不宜动摇,安其室庐,傅、母何忧!”

19.通“亩”。田亩。

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天降祉福,唐叔得禾,异母同颖,献之成王。”

司马贞索隐:“《尚书》曰‘异亩’。此‘母’义并通。”

钱大昕《廿二史考异·史记四》:“‘异母同颖’……古文亩为亩,母即亩之省。”

20.姓。

明有母德纯。见《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》。

II

ㄨˊ

“毋”的古字。

无;不要。

《殷契粹编》三二九片:“贞母又。”

郭沫若考释:“母字读为‘毋’,古本一字,后乃分化。”

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《老子·德经》:“母闸其所居。”

《墨子·备穴》:“文盆母少四斗。”

于省吾《双剑誃诸子新证·墨子》:“金文‘毋’字均作‘母’。此犹存古字。”

III

ㄇㄨˊ

〔《集韵》蒙脯切,平模,明。〕

通“模”。

1.模彷。

《礼记·内则》:“煎醢加于黍食上,沃之以膏,曰淳母。”

郑玄注:“母,读曰模,模,象也,作此象淳熬。”

2.标准。参见“母儿”。

3.模子。参见“母儿”。

IV

ㄨˇ

〔《集韵》罔甫切,上噳,微。〕

通“侮”。

轻慢。

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《老子·道经》:“大上,下知有之,其次亲誉之,其次畏之,其下母之。”母,通行本《老子》作“侮”。

阅读:2964

●〖汉字〗母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母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每

⇛后一个汉字:毌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