鲠
简体鲠字的笔画:15画;繁體鯁字筆畫:18畫。
(参见骾,鲠)
简体鲠字的笔画:15画;繁體鯁字筆畫:18畫。
(鲠,鲠)
I
gěng
ㄍㄥˇ
〔《广韵》古杏切,上梗,见。〕
1.鱼骨;鱼刺。
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:“鱼七,缩俎寝右”汉郑玄注:“乾鱼近腴,多骨鲠。”
唐杜牧《感怀》诗:“茹鲠喉尚隘,负重力未壮。”
2.骨、刺等卡在喉中。
《礼记·内则》:“鱼去乙”汉郑玄注:“今东海容鱼有骨名乙,在目旁,状如篆乙,食之鲠人不可出。”
《后汉书·来歙传》:“太中大夫段襄,骨鲠可任”唐李贤注:“食骨留咽中为鲠。”
碧野《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》第六章:“杜排长,你咋不吭啦?是不是猪骨头把你的喉咙鲠住啦?”
3.阻塞;堵塞。
《文选·刘孝标〈辨命论〉》:“楚师屠汉卒,睢河鲠其流。”
吕延济注:“鲠,填也。”
南朝梁庾肩吾《乱后行经吴邮亭》诗:“獯戎鲠伊洛,杂种乱轘辕。”
宋苏轼《张文定公墓志铭》:“饷道一鲠,兵安所仰食?”清张岱《陶庵梦忆·西湖香市》:“壬午,虏鲠山东,香客断绝,无有至者,市遂废。”
闻捷《生活的赞歌·老人》:“老人越看鬍子越翘,彷佛有块石头鲠在心上。”
4.谓阻挠,从中作梗。
《新唐书·刘弘基传》:“王威等鲠大事,弘基与长孙顺德伏閤后,麾左右执之。”
5.害,祸患。
《国语·晋语六》:“今治政而内乱,不可谓德;除鲠而避彊,不可谓刑。”
韦昭注:“鲠,害也。”
《后汉书·段熲传》:“昔先零作寇,赵充国徙令居内,煎当乱边,马援迁之三辅,始服终叛,至今为鲠。”
6.直,正直。
《后汉书·来歙传》:“夫理国以得贤为本,太中大夫段襄,骨鲠可任,愿陛下裁察。”
李贤注:“骨鲠,喻正直也。”
《隋书·阴骨仪传》:“性刚鲠,有不可夺之志。”
《新唐书·刘蕡传》:“万口籍籍,叹其诚鲠。”
7.指正直的人。
明李贽《史纲评要·宋熙宁七年》:“疏远奸谀,进用忠鲠。”
8.通“哽”。参见“鲠涕”。
9.通“更”。轮流更替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李傕传》“相攻击连月,死者数万”裴松之注引晋袁晔《献帝起居注》:“近董公之强,明将军目所见,内有王公以为内主,外有董旻、承、璜以为鲠毒。”
卢弼集解引胡玉缙曰:“鲠,读为更;毒,读为督。言外有旻、承、璜以更相督治也。”
10.见“鲠鲠”。
II
biān
ㄅ〡ㄢ
义未详。
阅读:98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