鯁
簡體鯁字的筆畫:15畫;繁體鯁字筆畫:18畫。
(參見骾,鯁)
簡體鯁字的筆畫:15畫;繁體鯁字筆畫:18畫。
(鯁,鯁)
I
gěng
ㄍㄥˇ
〔《廣韻》古杏切,上梗,見。〕
1.魚骨;魚刺。
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:“魚七,縮俎寢右”漢鄭玄註:“乾魚近腴,多骨鯁。”
唐杜牧《感懷》詩:“茹鯁喉尚隘,負重力未壯。”
2.骨、刺等卡在喉中。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魚去乙”漢鄭玄註:“今東海容魚有骨名乙,在目旁,狀如篆乙,食之鯁人不可出。”
《後漢書·來歙傳》:“太中大夫段襄,骨鯁可任”唐李賢註:“食骨留咽中為鯁。”
碧野《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》第六章:“杜排長,你咋不吭啦?是不是豬骨頭把你的喉嚨鯁住啦?”
3.阻塞;堵塞。
《文選·劉孝標〈辨命論〉》:“楚師屠漢卒,睢河鯁其流。”
呂延濟註:“鯁,填也。”
南朝梁庾肩吾《亂後行經吳郵亭》詩:“獯戎鯁伊洛,雜種亂轘轅。”
宋蘇軾《張文定公墓誌銘》:“餉道一鯁,兵安所仰食?”清張岱《陶庵夢憶·西湖香市》:“壬午,虜鯁山東,香客斷絕,無有至者,市遂廢。”
聞捷《生活的贊歌·老人》:“老人越看鬍子越翹,仿佛有塊石頭鯁在心上。”
4.謂阻撓,從中作梗。
《新唐書·劉弘基傳》:“王威等鯁大事,弘基與長孫順德伏閤後,麾左右執之。”
5.害,禍患。
《國語·晉語六》:“今治政而內亂,不可謂德;除鯁而避彊,不可謂刑。”
韋昭註:“鯁,害也。”
《後漢書·段熲傳》:“昔先零作寇,趙充國徙令居內,煎當亂邊,馬援遷之三輔,始服終叛,至今為鯁。”
6.直,正直。
《後漢書·來歙傳》:“夫理國以得賢為本,太中大夫段襄,骨鯁可任,願陛下裁察。”
李賢註:“骨鯁,喻正直也。”
《隋書·陰骨儀傳》:“性剛鯁,有不可奪之誌。”
《新唐書·劉蕡傳》:“萬口籍籍,嘆其誠鯁。”
7.指正直的人。
明李贄《史綱評要·宋熙寧七年》:“疏遠奸諛,進用忠鯁。”
8.通“哽”。參見“鯁涕”。
9.通“更”。輪流更替。
《三國誌·魏誌·李傕傳》“相攻擊連月,死者數萬”裴松之註引晉袁曄《獻帝起居註》:“近董公之強,明將軍目所見,內有王公以為內主,外有董旻、承、璜以為鯁毒。”
盧弼集解引胡玉縉曰:“鯁,讀為更;毒,讀為督。言外有旻、承、璜以更相督治也。”
10.見“鯁鯁”。
II
biān
ㄅ〡ㄢ
義未詳。
阅读:97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