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抄

抄字的笔画:7画;

I

chāo

ㄔㄠ

〔《广韵》楚交切,平肴,初。〕

〔《广韵》初教切,去效,初。〕

1.掠夺;袭击。

《后汉书·郭伋传》:“时匈奴数抄郡界,边境苦之。”

唐元稹《缚戎人》诗:“边头大将差健卒,入抄擒生快于鹘。”

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四年》:“分遣精骑抄其边鄙,令彼不得安,我取其逸。”

明李贽《史纲评要·宋纪》:“至于鸡豚,亦遍抄之,民不聊生。”

2.指抄掠袭击的人。

《南史·梁豫章王综传》:“焕为抄所伤,人马俱弊,焕于桥下歇,抄复至。”

3.抢生意。

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七:“在外面拉散座的时候,他曾毫不客气的‘抄’买卖,被大家嘲骂。”原注:“把别人正在进行的生意抢过来,叫‘抄’。”

4.从侧面绕过去。

元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三摺:“既然这等,您兄弟则往这小路上抄出大路相会。”

《水浒传》第九九回:“进兵攻取榆社、大谷等县,抄出威胜州贼巢之后。”

杨成武《飞夺泸定桥》:“爬上左面的悬崖定可以抄到敌人的侧背。”

5.誊写。

晋葛洪《抱朴子·论仙》:“夫作金皆在神仙集中,淮南王抄出以作《鸿宝枕中书》。”
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论说》:“曹植《辨道》,体同书抄。”

《鹤林玉露》卷八引宋杨万里《赠抄经头陀》诗:“刺血抄经奈若何,十年依旧一头陀。”

鲁迅《书信集·致萧军、萧红》:“小说如已抄好,也就带来,我当在那里等候。”

6.写录或选编的集子。

《南史·王僧孺传》:“僧孺好坟籍,聚书至万馀卷……《百家谱集抄》十五卷,《东南谱集抄》十卷。”如:《郁达夫诗词抄》。

7.泛指册子。

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第五部分十一:“郝达三就是这类半官半绅的一个典型人物……各衙门的号房里,也偶尔拿手本去挂个号,辕门抄上偶尔露一露他的官衔名字。”

8.抄袭;搬用。

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五:“实际上已遵殖民地化的经济原则成了一变态的经济现象,却还想抄欧洲工业革命的老文章。”如:别人的经验,不能照抄。

9.总括,归纳。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一言抄百语,你‘逢人只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’”梁斌《播火记》三十:“一句话抄百总,富人压迫穷人,自古的历史如此。”

10.用匙取食物。

唐杜甫《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》诗:“饭抄云子白,瓜嚼水精寒。”

仇兆鳌注:“北人称匕为抄,乃抄转也。”

宋杨万里《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》诗:“云子香抄玉色鲜,菜羹新煮翠茸纤。”

元《蝴蝶梦》第三摺:“我、我、我两三步走向前,将、将、将把饭食从头劝。我、我、我一匙匙都抄遍。”

11.指合掌成勺形以取物。

《西游记》第七四回:“﹝他﹞手里拿着一条铁棒,就似碗来粗细的一根大杠子,在那石崖上抄一把水,磨一磨。”

12.造纸工艺流程之一,谓用竹帘将纸浆取出一层。参见“抄纸”。

13.提取税收。

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官政一》:“唯末盐岁自抄三百万供河北边籴,其他则给本处经费而已。”

14.查点;搜查;没收。

唐元稹《江边四十韵》:“绿柚勤勤数,红榴箇箇抄。”

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五回:“好个重利盘剥!很该全抄!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二:“假若他不肯‘合作’,他们会马上抄他的家。”

陈毅《赣南游击词》:“满山抄,草木变枯焦。敌人屠杀空前古,人民反抗气更高。”参见“抄家”。

15.拿,手持。

老舍《蛤藻集·断魂枪》:“王三胜连脸带胸口全紫了,抄起枪来。”

郭澄清《大刀记》开篇九:“周围的人,有的为梁永生捏了一把冷汗,有的怕永生吃亏,也抄起家什参加上了。”

16.叉;交叉。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一回:“﹝张老﹞抄着手,靠了车辕站住不动,也不答话。”

沙汀《淘金记》二四:“你们这样抄起手等待,也不行呀!”

17.手伸进或插入袖筒或衣襟裡面。

元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摺:“我如今抄定两只拿云手,再不出麻袍袖。”

茅盾《动摇》十二:“她的右手抄进粉红色衬衣里摸索了一会儿,突然从衣底扯出一方白布来。”

康濯《春种秋收·腊梅花》:“那大的,是个青年,一进来就靠门站着,两手抄在袖筒里。”

18.方言。用脚步测量。

梁斌《红旗谱》七:“严志和用步子从南到北,抄了抄地基,又从东到西抄了抄。”

19.量词。古容量单位。六百粟为一抄,一升的千分之一。

《孙子算经》卷上:“量之所起,起于粟。六粟为一圭,十圭为一撮,十撮为一抄,十抄为一勺,十勺为一合,十合为一升。”

20.量词。后用以泛称微量的量词。

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莫言长有千金面,终归变作一抄尘。”

元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摺:“与你一抄碎金子,与你做酒钱。”

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两个初煨黄栗子,半抄新炒白芝麻。”

21.量词。二缕为一抄。

《朱子语类》卷三六:“麻冕,缁布冠也,以三十升布为之。升,八十缕,则其经二千四百缕矣,八十缕,四十抄也。”

22.量词。

西夏所定兵制,正军一人,负担一人,合称一抄。

范文澜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:“元昊建立夏国的军队,各部落每二丁取‘正军’一人,配备随军服杂役的‘负担’一人,合称一‘抄’。”

II

chào

ㄔㄠˋ

同“耖”。

1.用耖整地。即将翻耕过的土壤再用耖进行浅耕鬆土。

元王祯《农书》卷二:“南方水田转毕则耙,耙毕则抄,故不用劳。”

2.泛指翻土。

周立波《桐花没有开》二:“这个老倌子腰上围条溅满泥巴的、破烂的蓝布腰围巾,掮起一张犁,手拿鞭子,赶条大水牯,正要去抄干田子。”

III

ch·o

ㄔㄠˇ

用同“吵”。

元李行道《灰阑记》第二摺:“怎禁这桑新妇当面闹抄抄。”

明汤显祖《牡丹亭·写真》:“这两度春游忒分晓,是禁不的燕抄莺闹。”

阅读:2619

标签: 梅花 植物

●〖汉字〗抄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抄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抆

⇛后一个汉字:抃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