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
次字的笔画:6画;
I
cì
ㄘˋ
〔《广韵》七四切,去至,清。〕
1.叙事时后项对前项之称。
《书·洪范》:“初一曰五行,次二曰敬用五事,次三曰农用八政……次九曰向用五福。”
《孙子·谋攻》:“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”
2.顺序,次序。
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吾曰:‘子则贤矣。抑晋国之举也,不失其次,吾惧政之未及子也。’”三国魏曹操《船战令》:“鼓三通鸣,大小战船以次发。”
林纾《游西溪记》:“野柳无次,被丽水上。”
3.指规矩,法度。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莲花公主》:“臣蒙优渥,不觉过醉,仪节失次,幸能垂宥。”
4.依次。
南朝梁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相次殂落,宗祀无飨。”
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卫公为兵部尚书,次当大用。”参见“次及”。
5.降一等。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上也,学而知之者次也,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。”
《孙子·谋攻》:“凡用兵之法,全国为上,破国次之;全军为上,破军次之;全旅为上,破旅次之;全卒为上,破卒次之。”
唐卢纶《送邓州崔长史》诗:“出山车骑次诸侯,坐领图书见督邮。”
6.指较差的。如:次品;次货。
7.副,贰。参见“次车”、“次辂”。
8.依次接替。
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凤病,天子数自临问,亲执其手,涕泣曰:‘将军病,如有不可言,平阿侯谭次将军矣。’”
9.队列;行列。
《左传·桓公十三年》:“及鄢,乱次以济。”
《国语·晋语三》:“失次犯令,死。”
韦昭注:“次,行列也。令,军令也。”
《晋书·庾亮传》:“偷存视息,虽生之日,亦犹死之年,朝廷复何理齿臣于人次。”
10.职位;地位。
《书·胤征》:“惟时羲和,颠覆厥德。沉乱于酒,畔官离次。”
孔传:“沉,谓醉冥失位次也。”
蔡沉集传:“次,位也……离次,则舍其所居之位。”
《荀子·君道》:“论德而定次。”
南朝齐王俭《褚渊碑文》:“恪居官次,智效惟穆。”
《元史·文宗纪四》:“朝廷无给假省亲之制,而有擅离官次之禁。”
11.指位次的等级,等第。
汉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充性恬澹,不贪富贵。为上所知,拔擢越次,不慕高官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义熙八年》:“永曰:‘除其宿衅,倍其惠泽,贯叙门次,显擢才能,如此而已。’”
12.即;就。
《书·康诰》:“王曰:‘汝陈时臬事,罚蔽殷彝,用其义刑义杀,勿庸以次汝封。’”孔传:“勿用以就汝封之心所安。”
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使次己位。”
13.编次;编纂。
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天下既定,命萧何次律令,韩信申军法,张苍定章程。”
《周书·乐运传》:“梁故都官郎琅玡王澄美之,为次其行事,为《孝义传》。”
清张岱《〈陶庵梦忆〉序》:“不次岁月,异年谱也。”
章炳麟《新方言》附《岭外三州语》:“其后得嘉应温仲和所次州志,有《方言》一卷。”
14.比并。
《文选·张衡〈东京赋〉》:“次和树表,司铎授钲。”
薛综注:“次,比也。和,军之正门为和也。表,门表也。”
宋陶穀《清异录·药》:“医之于人,功次天地。”
15.近旁;旁边。
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赵王幽死,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。”
《南齐书·高逸传·顾欢》:“母亡,水浆不入口六七日,庐于墓次,遂隐遁不仕。”
宋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卷三:“转盼之间,已至明州海次矣。”
林纾《桃花坞》:“溪次有径两三道,咸阴沉。”
16.间,际。
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。”
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续集·支诺皋中》:“于一日持钵将上堂,阖门之次,有物坠檐前。”
宋王明清《挥麈录》卷二:“适揭帘之次,但见金龙丈馀蜿蜒榻上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九回:“玄德依言,寻小路投许都。途次绝粮,尝往村中求食。”
17.至,及。
《太平广记》卷七二引《河东记》:“既坐,谈胚浑至道,次三皇五帝、历代兴亡、天时人事、经传子史,历历如指诸掌焉。”
《隋书·李密传》:“行次邯郸,夜宿村中,密等七人皆穿牆而遁。”参见“次骨”。
18.在;当。
晋桓玄《南游衡山诗序》:“岁次降娄夹锺之初,理楫将游于衡岭。”
唐韩愈《祭董相公文》:“维贞元十五年,岁次己卯二月乙亥朔某日。”
19.谓军队驻扎。
《易·师》:“左次,无咎。”
孔颖达疏:“师在高险之左以次止,则无凶咎也。”
晋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师次辽阳,而城池不守。”
《清史稿·孟乔芳传》:“八月,师自潼关济……进次宁晋。”
20.谓行军至某处留驻三宿以上。
《左传·庄公三年》:“凡师一宿为舍,再宿为信,过信为次。”
孔颖达疏:“舍者,军行一日止而舍息也。信者,住经再宿得相信问也。
《穀梁传》曰:‘次,止也。’则次亦止舍之名。过信以上,虽多日,亦为次,不复别立名也。”
21.留宿;停留。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髮乎洧盘。”
唐李白《永王东巡歌》之七:“王出三江按五湖,楼船跨海次扬都。”
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冯勰》:“一日,舟次淮安,值仲秋之望,汪市酒邀冯赏月。”
22.宿处。
《易·旅》:“旅即次,怀其资,得童僕,贞。”
王弼注:“次者,可以安行旅之地也。”
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曾子与客立于门侧,其徒趋而出。
曾子曰:‘尔将何之?’曰:‘吾父死,将出哭于巷。’曰:‘反哭于尔次。’”郑玄注:“次,舍也。”
23.谓准备住所。
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一年》:“为僕人之未次,请除馆于舟道。”
24.临时搭的帐幕。用于祭祀、会同诸侯等活动。
《周礼·天官·掌次》:“朝日祀五帝,则张大次小次,设重帟重桉。”
郑玄注:“次,谓幄也。大幄,初往所止居也。小幄,既接祭退俟之处。”
《周礼·天官·掌次》:“诸侯朝觐会同,则张大次小次。”
郑玄注:“大次,亦初往所止居。小次,即宫待事之处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景德元年》:“壬辰,帝乘马至孝义,镇吏訾村复设次,与亲王望陵祭奠,近臣于幄殿东望拜。”
25.指办丧事的地方。
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冬,十月,里克杀奚齐于次。”
杜预注:“次,丧寝。”
《仪礼·士丧礼》:“众主人出门,哭止,皆西面于东方,阖门,主人揖就次。”
郑玄注:“次,谓斩衰倚庐、齐衰垩室也。”
晋潘岳《杨仲武诔》:“丧服同次,绸缪累月。”
《新唐书·刘玄佐传》:“始,玄佐养子士干与士朝皆来京师,士干知玄佐死无状,遣奴持刀绐为吊,入杀士朝于次。”
《宋史·蔡确传》:“绍圣元年,冯京卒。
哲宗临奠。
确子渭,京婿也,于丧次中阑诉。”
26.古代管理市场官员的治事处,设在市场中。
27.用以称市肆。
《大戴礼记·曾子疾病》:“如入鲍鱼之次,久而不闻。”
28.泛指所在之处。
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五刑三次。”
韦昭注:“次,处也。三处,野、朝、市也。”
29.古代都市裡供瞭望的小楼。
《周礼·地官·司市》:“上旌于思次以令市。”
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次,市中候楼也。”
30.髮饰。古时以受髡刑者或贱民的头髮编成紒,供贵族妇女饰用。
《周礼·天官·追师》:“掌王后之首服,为副编次。”
郑玄注:“次,次第髮长短为之,所谓髲鬄也,服之以见王。”
31.我国古代将黄道带分成十二部分,各称之为次。
《逸周书·月令解》:“是月也,日穷于次,月穷于纪,星回于天。”
晋皇甫谧《〈三都赋〉序》:“考分次之多少,计殖物之众寡。”
宋欧阳修《明堂庆成》诗:“辰火天文次,皋门路寝闳。”
32.量词。表示事物重複出现的数量。
唐张籍《祭退之》诗:“三次论诤退,其志亦刚强。”
曹禺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我等了你一晚上,叫人看你好几次,你都没回来。”
33.姓。
汉有次公明、次益。见《正字通·欠部》。
II
zī
ㄗ
〔《集韵》津私切,平脂,精。〕
通“趑”。
阅读:255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