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祥

祥字的笔画:10画;

xiáng

ㄒ〡ㄤˊ

〔《广韵》似羊切,平阳,邪。〕

1.善;吉利。

《书·伊训》:“作善,降之百祥;作不善,降之百殃。”

孔传:“祥,善也。”

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:“大邦有子,俔天之妹。文定其祥,亲迎于渭。”

毛传:“祥,善也。”

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故先王之为台榭也,榭不过军实,台不过望氛祥。”

韦昭注:“凶气为氛,吉气为祥。”

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由此观之,和气致祥,乖气致异;祥多者其国安,异众者其国危。”

唐韩愈《获麟解》:“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。”参见“不祥”。

2.吉凶的预兆。

《易·繫辞下》:“吉事有祥,象事知器,占事知来。”

郑玄注:“行其言事,则获嘉祥之应。”

《左传·僖公十六年》:“周内史叔兴聘于宋,宋襄公问焉,曰:‘是何祥也?’”杜预注:“祥,吉凶之先见者。”

汉王充《论衡·异虚》:“善祥出,国必兴;恶祥见,朝必亡。”

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记诗》:“京师每夕有赤气,见西南隅,如火,至人定乃灭。人以为皇子降生之祥。”

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中国地质略论》:“虽曰跋涉山川,探索秘密,世界学人,皆尔尔矣;然吾知之,恒为毛戴血涌,吾不知何祥也?”

3.凶灾;妖异。

《老子》:“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”

王弼注:“生不可益,益之则夭也。”

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:“郑之未灾也,里析告子产曰:‘将有大祥,民震动,国几亡。’”杜预注:“祥,变异之气。”

《孙子·九地》:“禁祥去疑,至死无所之。”

曹操注:“禁妖祥之言。”

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诺皋记下》:“厅阶前枯梨树大合抱,意其为祥,因伐之。”

4.亲丧的祭名。古代居父母、亲人之丧,满一年或二年而祭的统称。

《周礼·春官·大祝》:“付练、祥掌国事。”

孙诒让正义:“依《士虞》,大祥祭辞,则祥主荐祭而言。”

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﹝屈到﹞曰:‘祭我必以芰。’及祥,宗老将荐芰,屈健(屈到子)命去之。”

韦昭注:“祥,祭也。”

《后汉书·桓彬传》:“会母终,麟不胜丧,未祥而卒,年四十一。”

《南史·袁湛传》:“﹝袁粲﹞性至孝,居丧毁甚,祖日及祥,诏卫军断客。”参见“大祥”、“小祥”。

5.通“详”。细密,周全。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尝观阴阳之术,大祥而众忌讳,使人拘而多畏,然其序四时之大顺,不可失也。”按,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作“大详”。

6.顺。

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天下岂有常法哉?当于世事,得于人理,顺于天地,祥于鬼神,则可以正治矣。”

高诱注:“祥,顺也。”

阅读:3576

●〖汉字〗祥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祥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祧

⇛后一个汉字:祤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