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祥

祥字的筆畫:10畫;

xiáng

ㄒ〡ㄤˊ

〔《廣韻》似羊切,平陽,邪。〕

1.善;吉利。

《書·伊訓》:“作善,降之百祥;作不善,降之百殃。”

孔傳:“祥,善也。”

《詩·大雅·大明》:“大邦有子,俔天之妹。文定其祥,親迎於渭。”

毛傳:“祥,善也。”

《國語·楚語上》:“故先王之為臺榭也,榭不過軍實,臺不過望氛祥。”

韋昭註:“兇氣為氛,吉氣為祥。”

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由此觀之,和氣致祥,乖氣致異;祥多者其國安,異眾者其國危。”

唐韓愈《獲麟解》:“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。”參見“不祥”。

2.吉兇的預兆。

《易·繫辭下》:“吉事有祥,象事知器,占事知來。”

鄭玄註:“行其言事,則獲嘉祥之應。”

《左傳·僖公十六年》:“周內史叔興聘於宋,宋襄公問焉,曰:‘是何祥也?’”杜預註:“祥,吉兇之先見者。”

漢王充《論衡·異虛》:“善祥出,國必興;惡祥見,朝必亡。”

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記詩》:“京師每夕有赤氣,見西南隅,如火,至人定乃滅。人以為皇子降生之祥。”

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中國地質略論》:“雖曰跋涉山川,探索秘密,世界學人,皆爾爾矣;然吾知之,恒為毛戴血湧,吾不知何祥也?”

3.兇災;妖異。

《老子》:“益生曰祥,心使氣曰強。”

王弼註:“生不可益,益之則夭也。”

《左傳·昭公十八年》:“鄭之未災也,裏析告子產曰:‘將有大祥,民震動,國幾亡。’”杜預註:“祥,變異之氣。”

《孫子·九地》:“禁祥去疑,至死無所之。”

曹操註:“禁妖祥之言。”
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諾臯記下》:“廳階前枯梨樹大合抱,意其為祥,因伐之。”

4.親喪的祭名。古代居父母、親人之喪,滿一年或二年而祭的統稱。

《周禮·春官·大祝》:“付練、祥掌國事。”

孫詒讓正義:“依《士虞》,大祥祭辭,則祥主薦祭而言。”

《國語·楚語上》:“﹝屈到﹞曰:‘祭我必以芰。’及祥,宗老將薦芰,屈健(屈到子)命去之。”

韋昭註:“祥,祭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桓彬傳》:“會母終,麟不勝喪,未祥而卒,年四十一。”

《南史·袁湛傳》:“﹝袁粲﹞性至孝,居喪毀甚,祖日及祥,詔衛軍斷客。”參見“大祥”、“小祥”。

5.通“詳”。細密,周全。

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嘗觀陰陽之術,大祥而眾忌諱,使人拘而多畏,然其序四時之大順,不可失也。”按,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作“大詳”。

6.順。

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天下豈有常法哉?當於世事,得於人理,順於天地,祥於鬼神,則可以正治矣。”

高誘註:“祥,順也。”

阅读:3581

●祥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