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探

探字的笔画:11画;

tàn

ㄊㄢˋ

〔《广韵》他含切,平覃,透。〕

〔《集韵》他绀切,去勘,透。〕

1.取;摸取。

《书·多方》:“尔乃惟逸惟颇,大远王命,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,我则致天之罚。”

孔传:“若尔乃为逸豫颇僻,大弃王命,则惟汝众方取天之威,我则致行天罚。”

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,弹射飞鸟。”

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难逢夫》:“玉姐口称冤枉,探怀中诉状呈上。”

叶圣陶《穷愁》:“如遇八九岁儿童,牵母衣而不前,谓我欲买饼,母竟不之叱,而遽伸手探钱者,则阿松饼售矣。”

2.探测;探求。

《穀梁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已探先君之邪志,而遂以与桓,则是成父之恶也。”

《商君书·新经》:“探渊者知千仞之深,悬绳之数也。”

唐韩愈《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》:“韦侯读六艺之文,以探周公、孔子之意。”

宋秦观《韩愈论》:“探道德之理,述性命之情。”

3.探问;打听。

宋曾巩《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》:“公之为判官也,府尝有狱。或探大臣意,谓欲有所附致,公不为动。”

《醒世恒言·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﹝那医生﹞相见之后,高谈阔论,也先探了病源,方才诊脉。”

巴金《海的梦》前篇一:“我知道我再没有别的办法探到她的秘密了。”

张天翼《最后列车》:“别人懒得再张嘴问,只用眼睛向他探消息。”

4.侦察;做侦察工作的人。

唐张籍《出塞》诗:“月冷边帐湿,沙昏夜探迟。”

《七国春秋平话》卷上:“燕国有细作探得,齐王令孙子伐燕。”

《捻军史料丛刊·军情·同治七年闰四夏月》:“北至吴桥河边,西至恩县夏津河边,一瞬即至,必可相机牵制拦截,但须放探勤,出队快耳。”

陈毅《赣南游击词》诗:“休玩笑,耳语声放低。林外难免无敌探,前回咳嗽洩军机。”

5.访问;看望。

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二十而南游江淮,上会稽,探禹穴,闚九疑。”

元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二摺:“今日老身东阁下探妗子回来。”

明袁宏道《东山晚望》诗:“奇逢探不尽,点点乱流中。”

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一章:“这回离家近了,你说我们毛娃他爸能不能抽空探一回家呢?”

6.伸出。

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秦马之良,戎兵之众,探前駃后,蹄间三寻者,不可称数也。”

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作“探前趹后”,司马贞索隐:“谓马前足探向前,后足趹于后。”

明朱有炖《义勇辞金》第三摺:“半坐凋鞍探虎躯,把敌军轻觑。”

冯至《蚕马》诗:“只要您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,就不必探出窗外来问我:‘你是谁?’”

7.预先。

唐姚合《武功县中作》诗之十七:“每旬常乞假,隔月探支钱。”

宋陆游《初秋即事》诗:“却愧邻家常作苦,探租黄犊待寒耕。”参见“探取”。

8.方言。管,过问。

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他们应付的话是:‘不探(管)闲事!’”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二三:“从那以后,任何会议他都不参加,分配的工作,他也懒心懒意地,不很探了。”

阅读:2294

●〖汉字〗探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探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掣

⇛后一个汉字:採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