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
简体斗字的笔画:4画;繁體鬥字筆畫:10畫。
(参见斗)
I
d·u
ㄉㄡˇ
〔《广韵》当口切,上厚,端。〕
1.古代酒器名。
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:“酌以大斗,以祈黄耇。”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我持白璧一双,欲献项王,玉斗一双,欲与亚父。”
马骏声《醉题酒家壁》诗:“折券呼僮取大斗,狂歌纵饮鼓土缶。”
2.量器。容量为一斗。
《庄子·胠箧》:“掊斗折衡,而民不争。”
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十三章:“中窑里的丁字过道上依旧摆着簸箕、升子和斗。”
3.即斗子。管仓掌斗的吏役。
《冷眼观》第三十回:“那姓欧阳的既是学校中人,理应会同该管学官派斗协传,不应迳往差提,以致授人以隙。”
4.量词。用于量酒。
三国魏曹植《名都篇》:“我归宴平乐,美酒斗十千。”
5.量词。用于量粮食。指十升的容量。
《墨子·杂守》:“五食,终岁十四石四斗。”
南朝梁任昉《奏弹刘整》:“整就兄妻范求米六斗哺食。”
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一》:“百姓残于兵盗,米斗至钱七千。”
6.量词。古时计算弓力的单位。
《宋史·兵志四》:“凡募弓箭手……不以等样,第募有保任、年十七已上、弓射七斗、任负带者。”
7.比喻事物微小。参见“斗室”。
8.比喻事物之大。参见“斗胆”。
9.斗形的器物。
《晋书·韩伯传》:“母方为作襦,令伯捉熨斗。”
《人民文学》1981年第7期:“她用馀光斜睨着步步走近的、多少显得有点笨拙的新上司,然后又瞥向空出来的车斗。”如:烟斗、拖斗。参见“斗帐”。
10.指刁斗。古时行军用具。
南朝陈陆琼《关山月》诗:“焚烽望别垒,击斗宿危楼。”
11.建筑用的方形木块,垫于拱与拱之间。
12.汉时墓阙上供镂塑人物图像的突出部分,上大下小,其形如斗,故称。
《隶续·〈王稚子二阙画像〉》附文:“阙之两角有斗,斗上镌耐童儿。”
13.斗形指纹的简称。由多数环形线、螺形线组成。
《中国谚语资料》:“十指九斗,不作就有。”
14.星宿名。因像斗形,故以为名。指北斗七星。
《易·丰》:“丰其蔀,日中见斗。”
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:“斗,七星也。”
15.星宿名。因像斗形,故以为名。指二十八宿之一,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一宿,又称南斗,有星六颗。
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:“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。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”
孔颖达疏:“箕斗并在南方之时,箕在南而斗在北,故云南箕北斗。”
16.星宿名。因像斗形,故以为名。指天市垣小斗五星。
《星经·斗》:“斗五星,在宦星西南,主称量度。”
17.星宿名。因像斗形,故以为名。亦泛指星辰。如:满天星斗。
18.指斗姆,古代神话中的女神。后为道教所信奉,以为北斗众星之母。
清袁枚《新齐谐·蒋太史》:“蒋太夫人平时奉斗颇虔,乃重建坛,合家持斋祈祷。”
19.通“陡”。陡峭。
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成山斗入海,最居齐东北隅,以迎日出云。”
司马贞索隐:“斗入海,谓斗绝曲入海也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游雁宕山日记》:“望岩下斗深百丈。”
清顾炎武《〈劳山图志〉序》:“齐之东偏,三面环海,其斗入海处南崂而北盛,则尽乎齐东境矣。”
20.通“陡”。陡然;突然。
唐韩愈《答张十一功曹》诗:“吟君诗罢看双鬓,斗觉霜毛一半加。”
宋洪迈《夷坚乙志·大孤山龙》:“天地斗暗,雷电风雨总至,对面不辨色。”
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怀旧》:“李媪斗作怪叫,力斥先贤之非。”
21.通“抖”。抖动。
《古今小说·宋四公大闹禁魂张》:“﹝宋四公﹞把钥匙一斗,斗开了锁,走入土库里面去。”
22.见“科斗”。
II
zh·
ㄓㄨˇ
〔《集韵》肿庾切,上噳,章。〕
1.舀水的勺子。
《周礼·春官·鬯人》:“大丧之大渳设斗。”
郑玄注:“斗,所以沃尸也。”
《穆天子传》卷六:“佐者承斗而哭。”
郭璞注:“斗,斟水杓也。”
2.量词。
唐韩愈《驽骥》诗:“渴饮一斗水,飢食一束刍。”
3.通“主”。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“文祖者,尧大祖也”张守节正义引《尚书帝命验》注:“黄帝含枢纽之府名曰神斗。斗,主也。土精澄静,四行之主,故谓之神斗。”
III
dòu
ㄉㄡˋ
同“斗”。
简体斗字的笔画:4画;繁體鬥字筆畫:10畫。
(斗,斗)
dòu
ㄉㄡˋ
〔《广韵》都豆切,去候,端。〕
亦作“斗”。
1.战斗;争斗。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”
邢昺疏:“谓气力方当刚强,喜于争斗,故戒之。”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秦攻赵,战胜必兵罢,我承其敝;不胜,则我引兵鼓行而西,必举秦矣。故不如先斗秦赵。”
晋袁宏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一》:“校尉汝云、王隆等二十馀人别斗,闻之皆曰:‘廉公已死,吾谁为生?’驰奔贼,皆战死。”
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下》:“自东西魏构兵,邺下每先有黄黑螘阵斗。”
明汤显祖《南柯记·伏戎》:“黄头赤脚瘦挼莎,牛斗看成两下。”
毛泽东《中共发言人关于命令国民党政府逮捕冈村宁次和内战罪犯的谈话》:“但是这一次清算斗争是事出有因的,必得清一清,算一算,斗一斗,争一争。”
2.比赛;争胜。
唐陆龟蒙《秘色越器》诗:“好向中宵盛沆瀣,共嵇中散斗遗杯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项臂垂璎珞,珠珍斗宝冠。”
宋宋祁《送孙皋》诗:“江边瑶草斗袍青,所乐从军得四明。”
茅盾《桂渝道中杂诗寄桂友》之四:“却忆清凉山下路,千红万紫斗春风。”
3.古时谓星辰相互撞击。
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岁星入月,其野有逐相;与太白斗,其野破军。”
《新唐书·天文志三》:“建中二年六月,荧惑、太白斗于东井。四年六月,荧惑、太白复斗于东井。”
章炳麟《邹容画像赞》:“奄忽兮,大角为之斗蚀。”
4.纷乱。
唐韩愈《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》诗:“章举马甲柱,斗以怪自呈。”
钱仲联集释引张相曰:“斗,犹纷也,乱也。”
宋晏殊《酒泉子》词之二:“流莺粉蝶斗翻飞,恋香枝。”
明高启《晚登南冈望都邑宫阙》诗之一:“沙苑马閒秋猎罢,天街车斗晚朝归。”
5.趁。
唐王建《醉后忆山中故人》诗:“遇晴须看月,斗健且登楼。”
宋晏殊《诉衷情》词之一:“青梅煮酒斗时新,天气欲残春。”
张相《诗词曲语辞汇释》卷二:“斗时新,趁时新也。”
6.面对;相对。
宋苏轼《记梦回文》诗之二:“红焙浅瓯新火活,龙团小碾斗晴窗。”
元关汉卿《新水令》套曲:“双歌採莲,斗抚冰絃。”
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第六部分一:“即如此刻正在大路上斗着北风向祠堂偏院走回去的邓大爷,还不只是一条毛蓝布单裤,高高扎起?”
7.相遇,遇合。
《说文·斗部》:“斗,遇也。”
《初刻拍桉惊奇》卷一:“更加日前雨湿之气,斗着扇上胶墨之性,弄做了个‘合而言之’,揭不开了。”
8.拼合,凑。
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白玉斗成龙凤巧,黄金缕出象牙边。”
前蜀韦庄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》:“八珍罗膳府,五采斗筐床。”
《古今小说·新桥市韩五卖春情》:“我们斗分银子,与你作贺。”
郭沫若《归去来·浪花十日》:“﹝钓竿﹞是两截木棍斗成的,下截粗,上截细。”
9.茶之精品。
宋黄儒《品茶要录·二白合盗叶》:“茶之精绝者曰斗,曰亚斗……其造一火曰斗,二火曰亚斗。”
10.方言。禽鸟之巢。徐珂《清稗类钞·方言·广东语言文字之奇异》:“粤语少正音,书多俗字,如……禽之窠曰斗。”
11.通“逗”。逗引;挑逗。
元乔吉《新水令·闺丽》套曲:“斗的满街里闲嗑牙,待罢呵如何罢。”
《初刻拍桉惊奇》卷三五:“员外怎如此斗人耍?你只是与他些恩养钱去,是正理。”
赵树理《李家庄的变迁》十四:“这句话斗了个全场大笑。”
12.通“兜”。招揽。参见“斗买”。
13.通“陡”。副词。突然。
唐鲍溶《云溪竹园翁》诗:“风煖斗出地,仰齐故年茎。”
宋朱敦儒《胜胜慢·雪》词:“斗迎面,看美人呵手,旋浥罗巾。”
14.姓。
春秋时楚有斗伯比。见《广韵·去候》。
阅读:24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