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料

料字的笔画:10画;

I

liào

ㄌ〡ㄠˋ

〔《广韵》力弔切,去啸,来。〕

〔《广韵》落萧切,平萧,来。〕

1.估计其数。

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及鄢之役……雍子与于军事,谓栾书曰:‘楚师可料也,在中军王族而已。’”韦昭注:“料,数也。”

唐刘知几《史通·言语》:“若选言可以效古而书,其难类者,则忽而不取,料其所弃,可胜纪哉?”

2.估量;忖度。

战国楚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夫蕃篱之鷃,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?”

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夫上图景宿,辨于天文者也;下料物土,析于地理者也。”

刘逵注:“料,度也。”

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酒入愁肠醉颜酡,料自家没分消他。”

夏衍《秋瑾传》第一幕:“跟您打个赌好不好?看谁料得对。”

3.别择;挑选。

《鬼谷子》卷上:“捭之者,料其情也。”

陶弘景注:“料谓简择……情有真伪,故须简择。”

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》:“逊料得精兵八千馀人。”

《新唐书·吴凑传》:“若不欲外吏与闻禁中事,宜料中官高年谨信者为宫市令,平贾和售,以息众讙。”

宋王安石《与马运判书》:“宜料畿兵之驽怯者就食诸郡,可以舒漕挽之急。”

4.管理。参见“料吏”。

5.清查;清理。

《晋书·庾冰传》:“﹝冰﹞又隐实户口,料出无名万馀人,以充军实。”

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三·读曲歌二一》:“逋髮不可料,憔悴为谁睹?”

6.审理。

《晋书·石苞传》:“幸赖陛下天听四达,灵鉴昭远,存先父勳德之重,察臣等勉励之志,中诏申料,罪谴澄雪。”

7.料理。

《新唐书·李逢吉传》:“父颜,有痼疾,逢吉自料医剂,遂通方书。”参见“料视”。

8.照料;照看。参见“料视”。

9.对抗;抵挡。

唐元稹《授牛元翼成德军节度使制》:“以少击众,以智料愚,鼓角不惊,而梯冲自陨。”

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下:“马滕可料诸葛,马超可料关公,马大可敌张飞。”

10.奔走。

元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三摺:“指东画西,去了义子;走南料北,不见孩儿。”

明杨暹《刘行首》第四摺:“笑杀儿曹,走南料北。空叹英雄,争高竞低。”

11.材料;原料。

唐高适《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》诗:“羁旅虽同白社游,诗书已作青云料。”

《朱子语类》卷四:“若木生于山,取之,或贵而为栋梁,或贱而为厕料。”

《红楼梦》第四四回:“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,对上料製的。”

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六:“秦妈妈自己买了一块花布旗袍料,送给细纱间的那摩温。”

12.喻指人的素质(含贬义)。

明汤显祖《牡丹亭·旅寄》:“呀,甚城南破瓦窑,闪下箇精寒料。”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八五:“他转过身来,和那个中日合璧的,在战争的窑里烧出的假东洋料,打了对脸。”

峻青《海啸》第三章十八:“我真没想到,你竟是这么块料。”

13.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。

元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摺:“因为我这里亢旱了三年,六料不收。”

《西游记》第三十回:“此时驿里无人,止有白马在糟上吃草吃料。”

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》:“﹝帝﹞遂发江西折帛、湖广常平米钱及末茶长短引共一百四十馀万缗……料十万石,赴湖广总领所备军用。”

李季《五月端阳·满天红》诗:“人有粮食马有料,保证咱同志水足饭饱。”如:饮料;肥料。

14.用同“撂”。扔,甩。

元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摺:“承御,你慌甚么?别人家的哇哇,料在金水桥河下便了。”

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长安》:“我何不把这银子料在水里,也呼地的响一声?”老舍《赵子曰》第四:“﹝莫大年﹞他决不是恼了赵子曰,也不是心眼小料不开事。”

15.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、口粮。

《隋书·酷吏传·厍狄士文》:“性清苦,不受公料,家无馀财。”

《新唐书·杨绾传》:“故事,舍人年久者为阁老,其公廨杂料独取五之四。”

宋李上交《近事会元·致仕给半禄料》:“唐德宗贞元五年四月,以太子太师萧昕为工部尚书,致仕给半禄料。”参见“料钱”。

16.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,以玛瑙、紫石英等为原料,常用来充珠、玉、翡翠等。也可抽成丝。参见“料货”、“料器”。

17.量词。指物的分剂,以一定数量的物品为一计算单位,称为一料。

宋王应麟《玉海·兵制·刀》:“乾道元年,命军器所造雁翎刀,以三千柄为一料。”

宋苏轼《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》:“候丰熟日,分作五年十料,随二税送纳。”

18.量词。用于中医配製丸药,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。

《朱子语类》卷八六:“正如百贯钱修一料药,与十文钱修一料药,其不能治病一也。”

《红楼梦》第二八回:“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,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。”

19.量词。犹遍。

《水浒传》第三三回:“一连打了两料,打得宋江皮开肉绽,鲜血迸流。”

20.量词。容量单位。一料等于一石。

宋灌圃耐得翁《都城纪胜·舟船》:“西湖舟船,大小不等,有一千料,约长五十馀丈,中可容百馀客。”

宋吴自牧《梦粱录·江海船舰》:“且如海商之舰,大小不等,大者五千料,可载五六百人。”

21.量词。过去计算木料的单位。两端截面一方尺,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。

22.用同“瞭”。瞭望。参见“料高”。

II

liáo

ㄌ〡ㄠˊ

〔《广韵》落萧切,平萧,来。〕

1.通“撩”。挑弄。

元朱凯《昊天塔》第二摺:“则除是赵玄坛威力无加,才敢把虎头来料鬚来抹。”参见“料虎头”。

2.通“撩”。拨弄。

元李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一摺:“谁与你挑唇料嘴,辨别箇谁是谁非。”

3.古乐器。即小鞀,长柄摇鼓。

《尔雅·释乐》:“大鞀谓之麻,小者谓之料。”

郭璞注:“麻者音概而长也,料者声清而不乱。”

4.通“疗”。治疗;医治。

《文选·左思〈蜀都赋〉》:“神农是尝,卢跗是料。”

李善注引《史记》:“虢中庶子谓扁鹊曰:‘臣闻上古之时,医有俞跗,医病不以汤液。’”

5.用同“燎”。烫。

阅读:2620

●〖汉字〗料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料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斛

⇛后一个汉字:斗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