料
料字的筆畫:10畫;
I
liào
ㄌ〡ㄠˋ
〔《廣韻》力弔切,去嘯,來。〕
〔《廣韻》落蕭切,平蕭,來。〕
1.估計其數。
《國語·楚語上》:“及鄢之役……雍子與於軍事,謂欒書曰:‘楚師可料也,在中軍王族而已。’”韋昭註:“料,數也。”
唐劉知幾《史通·言語》:“若選言可以效古而書,其難類者,則忽而不取,料其所棄,可勝紀哉?”
2.估量;忖度。
戰國楚宋玉《對楚王問》:“夫蕃籬之鷃,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?”
《文選·左思〈吳都賦〉》:“夫上圖景宿,辨於天文者也;下料物土,析於地理者也。”
劉逵註:“料,度也。”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三:“酒入愁腸醉顏酡,料自家沒分消他。”
夏衍《秋瑾傳》第一幕:“跟您打個賭好不好?看誰料得對。”
3.別擇;挑選。
《鬼谷子》卷上:“捭之者,料其情也。”
陶弘景註:“料謂簡擇……情有真偽,故須簡擇。”
《三國誌·吳誌·陸遜傳》:“遜料得精兵八千餘人。”
《新唐書·吳湊傳》:“若不欲外吏與聞禁中事,宜料中官高年謹信者為宮市令,平賈和售,以息眾讙。”
宋王安石《與馬運判書》:“宜料畿兵之駑怯者就食諸郡,可以舒漕挽之急。”
4.管理。參見“料吏”。
5.清查;清理。
《晉書·庾冰傳》:“﹝冰﹞又隱實戶口,料出無名萬餘人,以充軍實。”
《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三·讀曲歌二一》:“逋髮不可料,憔悴為誰睹?”
6.審理。
《晉書·石苞傳》:“幸賴陛下天聽四達,靈鑒昭遠,存先父勳德之重,察臣等勉勵之誌,中詔申料,罪譴澄雪。”
7.料理。
《新唐書·李逢吉傳》:“父顏,有痼疾,逢吉自料醫劑,遂通方書。”參見“料視”。
8.照料;照看。參見“料視”。
9.對抗;抵擋。
唐元稹《授牛元翼成德軍節度使制》:“以少擊眾,以智料愚,鼓角不驚,而梯沖自隕。”
《三國誌平話》卷下:“馬滕可料諸葛,馬超可料關公,馬大可敵張飛。”
10.奔走。
元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三摺:“指東畫西,去了義子;走南料北,不見孩兒。”
明楊暹《劉行首》第四摺:“笑殺兒曹,走南料北。空嘆英雄,爭高競低。”
11.材料;原料。
唐高適《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》詩:“羈旅雖同白社遊,詩書已作青雲料。”
《朱子語類》卷四:“若木生於山,取之,或貴而為棟梁,或賤而為廁料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四四回:“這是紫茉莉花種研碎了,對上料製的。”
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六:“秦媽媽自己買了一塊花布旗袍料,送給細紗間的那摩溫。”
12.喻指人的素質(含貶義)。
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旅寄》:“呀,甚城南破瓦窯,閃下箇精寒料。”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八五:“他轉過身來,和那個中日合璧的,在戰爭的窯裏燒出的假東洋料,打了對臉。”
峻青《海嘯》第三章十八:“我真沒想到,你竟是這麽塊料。”
13.供人畜食用或為植物提供營養的物品。
元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第一摺:“因為我這裏亢旱了三年,六料不收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三十回:“此時驛裏無人,止有白馬在糟上吃草吃料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》:“﹝帝﹞遂發江西折帛、湖廣常平米錢及末茶長短引共一百四十餘萬緡……料十萬石,赴湖廣總領所備軍用。”
李季《五月端陽·滿天紅》詩:“人有糧食馬有料,保證咱同誌水足飯飽。”如:飲料;肥料。
14.用同“撂”。扔,甩。
元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二摺:“承禦,你慌甚麽?別人家的哇哇,料在金水橋河下便了。”
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長安》:“我何不把這銀子料在水裏,也呼地的響一聲?”老舍《趙子曰》第四:“﹝莫大年﹞他決不是惱了趙子曰,也不是心眼小料不開事。”
15.隋及唐宋時官吏於俸祿外所津貼的食料、口糧。
《隋書·酷吏傳·厙狄士文》:“性清苦,不受公料,家無餘財。”
《新唐書·楊綰傳》:“故事,舍人年久者為閣老,其公廨雜料獨取五之四。”
宋李上交《近事會元·致仕給半祿料》:“唐德宗貞元五年四月,以太子太師蕭昕為工部尚書,致仕給半祿料。”參見“料錢”。
16.一種人造的半透明物,以瑪瑙、紫石英等為原料,常用來充珠、玉、翡翠等。也可抽成絲。參見“料貨”、“料器”。
17.量詞。指物的分劑,以一定數量的物品為一計算單位,稱為一料。
宋王應麟《玉海·兵制·刀》:“乾道元年,命軍器所造雁翎刀,以三千柄為一料。”
宋蘇軾《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》:“候豐熟日,分作五年十料,隨二稅送納。”
18.量詞。用於中醫配製丸藥,處方規定劑量的全份為一料。
《朱子語類》卷八六:“正如百貫錢修一料藥,與十文錢修一料藥,其不能治病一也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二八回:“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藥,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。”
19.量詞。猶遍。
《水滸傳》第三三回:“一連打了兩料,打得宋江皮開肉綻,鮮血迸流。”
20.量詞。容量單位。一料等於一石。
宋灌圃耐得翁《都城紀勝·舟船》:“西湖舟船,大小不等,有一千料,約長五十餘丈,中可容百餘客。”
宋吳自牧《夢粱錄·江海船艦》:“且如海商之艦,大小不等,大者五千料,可載五六百人。”
21.量詞。過去計算木料的單位。兩端截面一方尺,長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。
22.用同“瞭”。瞭望。參見“料高”。
II
liáo
ㄌ〡ㄠˊ
〔《廣韻》落蕭切,平蕭,來。〕
1.通“撩”。挑弄。
元朱凱《昊天塔》第二摺:“則除是趙玄壇威力無加,才敢把虎頭來料鬚來抹。”參見“料虎頭”。
2.通“撩”。撥弄。
元李致遠《還牢末》第一摺:“誰與你挑唇料嘴,辨別箇誰是誰非。”
3.古樂器。即小鞀,長柄搖鼓。
《爾雅·釋樂》:“大鞀謂之麻,小者謂之料。”
郭璞註:“麻者音概而長也,料者聲清而不亂。”
4.通“療”。治療;醫治。
《文選·左思〈蜀都賦〉》:“神農是嘗,盧跗是料。”
李善註引《史記》:“虢中庶子謂扁鵲曰:‘臣聞上古之時,醫有俞跗,醫病不以湯液。’”
5.用同“燎”。燙。
阅读:262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