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策

策字的笔画:12画;

ㄘㄜˋ

〔《广韵》楚革切,入麦,初。〕

亦作“筴”。

1.驱赶骡马役畜的鞭棒。

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:“左师为己短策,苟过华臣之门必骋。”

孔颖达疏引服虔曰:“策,马捶也。”

汉桓宽《盐铁论·后刑》:“良工不能无策而御。”

《汉书·万石君传》:“庆为太僕,御出,上问车中几马,庆以策数马毕,举手曰:‘六马。’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正郭》:“遨集京邑,交关贵游,轮刓筴弊,匪遑启处。”

明冯梦龙《智囊补·捷智·宗典等》:“宇文泰与侯景战,泰马中流矢,惊逸,泰坠地,东魏兵及之,左右皆散,李穆下马,以策击泰背。”

2.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,包括缰绳之类。

《文选·傅毅〈舞赋〉》:“命遣诸客,扰躟就驾,僕夫正策。”

李善注:“策,辔也。”

3.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。

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孟子反不伐,奔而殿,将入门,策其马,曰:‘非敢后也,马不进也。’”

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马力殚矣,然犹策之不已,所以知佚也。”

晋葛洪《〈抱朴子〉内篇自序》:“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,策跛鳖而追飞兔之轨。”

清葆光子《物妖志·兽类·狐》:“郑子见之惊悦,策其驴,忽先之,忽后之,将挑而未敢。”

李文翔《新排长》:“驭手放开闸,向红马策了顶响的一鞭。”

4.引申为驾驭。

晋葛洪《抱朴子·畅玄》:“乘流光,策飞景,凌六虚,贯涵容。”

唐韩愈《杂说》:“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。”

5.督促;使进步。参见“策勉”、“策励”。

6.手杖;拐棍。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昭文之鼓琴也,师旷之枝策也,惠子之据梧也,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。”

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:“枝,拄也;策,杖也。”

唐常建《空灵山应田叟》诗:“曳策背落日,江风鸣梢梢。”

唐薛用弱《集异记·刘禹锡》:“禹锡乃退立床下,支策以观之。”

7.拄着;拄着棍杖。

晋陶潜《归园田居》诗:“怅恨独策还,崎岖历榛曲。”

唐刘商《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题晃师壁》诗:“竹风清磬晚,归策步苍苔。”

清葆光子《物妖志·兽类·狐》:“少时,萧出,着紫蜀衫,策鸠杖。”

8.引申为扶持;架起。

明李东阳《灵寿杖歌》:“左扶右策夹以二童子,下可涉园径,上可凌坡陀。”

《杨家将》第五回:“可怜打得他皮开肉绽,鲜血迸流,帐下见者无不酸鼻,仁美令府门外从人即策之去。”

9.古代用以记事的竹、木片,编在一起的叫“策”。亦借指书简,簿册。

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若有故,则卒聘,束帛加书将命,百名以上书于策,不及百名书于方。”

郑玄注:“策,简也,方,板也。”

贾公彦疏:“云策简、方板也者,简谓据一片而言,策是编连之称。”

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书以为三筴。”

韦昭注:“筴,简书也。”

汉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言出于口,文立于策,俱发于心,其实一也。”

唐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编之乎诗书之策而无愧,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亏。”

清恽敬《三代因革论一》:“刑者,情之百易者也,书之策不可尽也。”

10.引申为予人书简。

汉扬雄《法言·重黎》:“至蠡策种而遁,肥矣。”

11.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、授爵、免官或发布其他教令的文件。

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夏四月,郑伯如晋、公孙段相,甚敬而卑,礼无违者,晋侯嘉焉,授之以策。”

杜预注:“策,赐命之书。”

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二四》:“昔吾先君桓公,予管仲狐与穀,其县十七,着之于帛,申之以策,通之诸侯,以为其子孙赏邑。”

12.引申为策命;策免。

汉荀悦《汉纪·平帝纪》:“莽(王莽)怒策尤为庶人,以董忠代之。”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﹝先主﹞策亮为丞相。”

13.给有功者以奖赏。

清汪懋麟《十二砚斋落成自题》诗之二:“骄语妻孥须上赏,亟将饼饵策奇勳。”

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事成,策汝功,不成,同汝贬。”

14.古代考试取士,以问题令应试者对答谓策。

《汉书·杜钦传》:“其夏,上(成帝)尽召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,策曰:‘天地之道何贵?王者之法何如?“六经”之义何上?人之行何先?取人之术何以?当世之治何务?各以经对。’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明经求第,则顾人答策;三公九讌,则假手赋诗。”

唐韩愈《独孤府君墓志铭》:“元和元年,对诏策,拜右拾遗。”

清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陈实百问策》:“成祖命解缙发策,以七十二贤,贤贤何德,二十八将,将将何功为问。”

15.泛指考试。

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乡使上世之士处虖今,策非甲科,行非孝廉,举非方正,独可抗疏,时道是非,高得待诏,下触闻罢,又安得青紫。”

《南史·梁吴平侯劢传》:“刘显执卷策劢,酬应如流,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。”

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下·吴通玄》:“建中初,策贤良方正等科,通玄应文词清丽,登乙第,授同州司户,京兆户曹。”

宋苏轼《东坡志林·冲退处士》:“﹝李士宁﹞常见余成都,曰:‘子甚贵,当策举首。’已而果然。”

16.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。亦指一种议论文体。

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时对者百馀人,太常奏弘第居下,策奏,天子擢弘为第一。”

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上·边韶》:“着诗、颂、碑、铭、书、策凡十五篇。”

唐韩愈《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表、牋、状、策、书序、传记、纪志、说论,今文讚志,凡二百九十一篇。”

宋张表臣《珊瑚钩诗话》卷三:“策者,条而对焉者也。”

17.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。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晋武帝始登阼,探策得一,王者世数繫此多少。”

宋王安石《礼乐论》:“天至高也,日月星辰阴阳之气,可端策而数。”

18.计谋;谋略。

《礼记·仲尼燕居》:“若无礼,则田猎戎事失其策,军旅武功失其制。”

郑玄注:“策,谋也。”

《史记·田儋列传》:“安期生尝干项羽,项羽不能用其筴。”

唐韩愈《送张道士序》诗:“臣有平贼策,狂童不难治。”

清顾炎武《郡县论》六:“利尽山泽而不取诸民,故曰此富国之筴也。”

《花城》1981年第3期:“郑洞国徵求李鸿的意见,‘我看也是撤回为上策。’李鸿答。”

19.谋划;测度。

《孙子·虚实》:“策之而知得失之计。”
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渭水一》:“青龙二年,诸葛亮出斜谷,司马懿屯渭南,雍州刺史郭淮策亮必争北原而屯,遂先据之,亮至,果不得上。”

宋李石《续博物志》卷七:“鬻子名熊,楚人,为文王师,年九十见文王曰:‘使臣捕兽逐麋已老矣,使臣坐策国事尚少也。’”明冯梦龙《智囊补·兵智·马隆》:“晋太始中,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,马隆策其必败,俄而欣战没。”

王闓运《李仁元传》:“今寇饱意张,胁众疾进,此其志扬扬,策我不能故也。”

邹鲁《四川光复》:“以陈育堂赴大竹,促张懋隆来渝,策进行。”

20.古代卜筮用的蓍草。

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筮人执筴抽上韇,兼执之,进受命于主人。”

《文选·屈原〈卜居〉》:“詹尹乃端策拂龟。”

刘良注:“策,蓍也。”

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襄主错龟,数策占兆,以视利害,何国可降,而使张孟谈。”

姚宏注:“策,蓍也。”

21.小箕。

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鼓筴播精,足以食十人。”

陆德明释文:“策,初革反,徐又音颊。

司马云:鼓,簸也。小箕曰筴。”

22.木栅。

《庄子·达生》:“祝宗人元端以临牢筴。”

陆德明释文:“筴,初革反。

李云牢,豕室也;筴,木栏也。”

23.星名。即仙后星座的γ星。

《史记·天官书》“汉中四星”唐张守节正义:“策一星,在王良前,主天子僕也。”参见“策马”。

24.书法用笔的名称。仰横为“策”,用力在发笔,得力在画末。

25.姓。

明有策敏、策简。见《万姓统谱·陌》。

阅读:2925

●〖汉字〗策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策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筘

⇛后一个汉字:答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