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部

部字的笔画:10画;

I

ㄅㄨˋ

〔《广韵》裴古切,上姥,并。〕

1.总领;统率。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春,汉王部五诸侯兵,凡五十六万人,东伐楚。”

宋叶梦得《石林燕语》卷八:“太宗北伐,高琼为楼船战櫂都指挥使,部船千艘趋雄州。”

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朱张》:“清(朱清)瑄(张瑄)即日来,以吏部侍郎左迁七资最下一等授之,令部其徒属。”

2.引申为部勒,约束。

宋陈亮《国子策》:“平居则考其艺能,缓急则部以军法,凡在王朝之左右者,无非可用之才也。”

3.部伍,部队。

《墨子·号令》:“城上吏卒养,皆为舍道内,各当其隔部。”

孙诒让间诂:“《太白阴经》:‘司马穰苴云:五人为伍,二伍为部。’部,队也。”

《文选·扬雄〈羽猎赋〉》:“移围徙阵,浸淫蹴部。”

李善注:“部,军之部伍也。”

南朝梁任昉《宣德皇后令》:“乃拥旄司部,代马不敢南牧。”

毛泽东《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》:“我们应该赞扬和拥护冯治安部的英勇抗战。”

4.军队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。

李大我《同心结》:“我们奉命到团部附近演习进攻,准备再挤下一块敌人的阵地。”

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十五章:“他跟着过了一夜的那个营部的同志们……不知道他要打扫粮站。”

5.古时行政区域名。

《管子·乘马》:“方六里命之曰暴,五暴命之曰部,五部命之曰聚。”

《汉书·尹翁归传》:“河东二十八县,分为两部。”

唐韩愈《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》:“郓部既平,公曰:‘吾无事于此,其朝京师。’”

6.衙署,有关主管部门。

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太后崩,安帝亲政,召还郎署,复在讲部。”

《乐府诗集·杂曲歌辞十三·焦仲卿妻》:“还部白府君:下官奉使命,言谈大有缘。”

《初刻拍桉惊奇》卷四:“忤逆之子,负心之徒,自有雷部司之。”

7.引申为在某主管部门任职。

晋陶潜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辟君部庐陵从事。”

逯钦立注:“部庐陵从事,委任庐陵郡从事。”

8.管辖,治理。

唐柳宗元《岭南节度飨军堂记》:“唐制:岭南为五府,府部州以十数。”集注:“部犹管也。”

宋曾巩《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》:“幸臣所部之内,盗贼殄除,年穀丰稔。”

9.部署,安排布置。

《东观汉记·锺离意传》:“锺离意,辟大司徒侯霸府,诏部送徒诣河内。”

晋袁宏《后汉纪·质帝纪》:“又发鹰犬于边郡,部民护送,驱羊传厨其食,募人求名马至数千匹。”

10.派别,门派。

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二家宾客,互相讥揣,遂各树朋徒,渐成尤隙,由是甘陵有南北部,党人之议,自此始矣。”中国佛教协会《中国佛教漫谈·我国少数民族的佛教》:“傣族、布朗族、崩龙族、佤族是信奉小乘上座部佛教的一系。”

11.门类,类别。

《晋书·文苑传·李充》:“于时典籍溷乱,充删除烦重,以类相从,分作四部,甚有条贯,秘阁以为永制。”

《四库全书总目·凡例》:“是书以经史子集提纲列目,经部分十类,史部分十五类,子部分十四类,集部分五类。”

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如诗歌说部之所记述,每以骄蹇不逊者为全局之主人。”

12.部分;部位。

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帝曰:‘三阳为经,二阳为维,一阳为游部。’”王冰注:“部谓身形部分也。”

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是神也,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。”

郭璞注:“主九域之部界。”

《史记·曆书》:“至今上即位,招致方士唐都,分其天部。”

裴駰集解引《汉书音义》:“谓分部二十八宿为距度。”

黄裳《金陵五记·白下书简·梅园》:“而且清楚地记得客厅中间曾经有过一道帷幕……当他(周恩来)用手拉开那道帷幕时,董老和吴老就出现在客厅的内部。”

王西彦《神的失落》十七:“她的睫毛湿润,眼皮发肿,面颊上留着泪痕,胸部急遽起伏,呼吸也非常迫促。”

13.部落,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。

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八部大人共议立比为呼韩邪单于。”

《晋书·慕容廆载记》:“曾祖莫护跋,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。”

《辽史·营卫志中》:“部落曰部,氏族曰族。”

14.车盖的盖斗。

《周礼·考工记·轮人》:“信其桯围以为部广,部广六寸。”

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部,盖斗也。”

贾公彦疏:“此言盖之斗四面凿孔,内盖弓者于上;部,高隆穹然谓之为部。”

《辽史·礼志五》:“赐公主青幰车二,螭头、盖部皆饰以银。”

15.通“剖”。参见“部发”。

16.通“棓”。大杖。
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羿死桃部,不给射;庆忌死剑锋,不给搏。”

庄逵吉按:“桃部即桃棓。

《诠言训》注云:‘桃棓,大杖,以桃木为之。’”

17.量词。用于书籍、影片等。

《魏书·刘昶传》:“及发,高祖亲饯之,命百僚赋诗赠昶,又以其《文集》一部赐昶。”

清谭嗣同《治事篇·湘粤》:“五内傍皇,悲喜交集,一部十七史苦于无从说起。”

雁翼《川江咏》:“艰险的川江,似一部神奇的书--领航员的绝技,写在激流深处。”

18.量词。用于乐队、剧组等。相当于“班”、“组”、“队”。

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及葬,一依太宰安平献王、汉大将军霍光故事,赐九旒鸾辂,黄屋左纛,轀輬车、挽歌二部,羽葆鼓吹、武贲班剑百人。”

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﹝永元﹞三年二月,南康王为相国,以高祖为征东将军,给鼓吹一部。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二回:“大爷打开一看,原来是个手本,写着:‘门下鲍廷玺谨具喜烛双辉,梨园一部,叩贺。’”

19.量词。古白话作品中用于鬍鬚等。

《水浒传》第十三回:“杨志看那人时,身材七尺以上长短,面圆耳大,唇阔口方,腮边一部落腮鬍鬚,威风凛凛,相貌堂堂。”

20.量词。用于机器或车辆。相当于“架”、“辆”。

茅盾《送考》:“等是等不了的;凑凑人头,合雇一部出租汽车罢!”方之《组长和女婿》四:“打路边上小顾那组路过,人家两部车(水车),十个人二十条腿,车的跟狮子滚绣球样!”

II

p·u

ㄆㄡˇ

〔《广韵》蒲口切,上厚,并。〕

1.小阜。

汉应劭《风俗通·山泽·培》:“部者,阜之类也,今齐鲁之间,田中少高卬,名之为部矣。”

唐李纾《唐德明兴圣庙乐章·送神》:“高丘缅邈,凉部逶迟。”参见“部娄”。

2.通“踣”。跌倒,仆倒。

《墨子·旗帜》:“寇却解,辄部帜如进数。”

孙诒让间诂:“王引之云:‘部读为踣,谓仆其识也。

《周官·大司马》“弊旗”,郑注曰:“弊,仆也”,仆、踣、部古字通。’……桉:王说是也。”

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十六经·正乱》:“累而高之,部(踣)而弗救也。”

阅读:1738

●〖汉字〗部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部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郩

⇛后一个汉字:郥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