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違

简体违字的笔画:7画;繁體違字筆畫:12畫。

(违,违)

I

wéi

ㄨㄟˊ

〔《广韵》雨非切,平微,云。〕

1.离开;离别。

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:“行道迟迟,中心有违。”

毛传:“违,离也。”

南朝梁何逊《宿南州浦》诗:“违乡已信次,江月初三五。”

金曹之谦《送侯君美归云中》诗:“暂时相见又相违,留滞天涯更易悲。”

张天翼《大林和小林》第十五章:“王子殿下,久违久违,贵体怎么样?”

2.相距;距离。

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七年》:“乃救郑。及留舒,违穀七里,穀人不知。”

杜预注:“违,去也。”

清戴名世《古樟记》:“樟树滩违衢州二十里,岸有大樟树,故以名滩。”
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申氏》:“日暮,抵邻村,违村里许伏焉。”

3.违背;违反。

《书·君陈》:“违上所命,从厥攸好。”

孔传:“人之于上不从其令从其所好。”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不违农时,穀不可胜食也。”

唐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天锡皇帝,为主天下。并包畜养,无异细钜。亿载万年,敢有违者?”

《新华月报》1979年第7期:“母亲的命令又不能违。”

4.避开。

《书·大甲中》:“天作孽犹可违,自作孽不可逭。”

孔传:“言天灾可避,自作灾不可逃。”

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·冉駹》:“夷人冬则避寒,入蜀为佣,夏则违暑,反其聚邑。”

清顾炎武《赠路舍人泽溥》诗:“秋雁违朔风,来集三江裔。”

5.出走;逃亡。

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:“君子违,不适雠国。”

杜预注:“违,奔亡也。”

《后汉书·臧洪传》:“是以鉴戒前人,守死穷城,亦以君子之违,不适敌国故也。”

6.远。

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。”

杜预注:“言天鉴察不远,威严常在颜面之前。”

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今命臣更次于外,为有司之班命事也。无乃违乎?”韦昭注:“违,远也。”

《后汉书·逸民传赞》:“道就虚全,事违尘枉。”

李贤注:“违,远也。”

7.差异;不一致。

汉袁康《越绝书·篇叙外传记》:“子胥死,范蠡去,二人行违,皆称贤何?”

《文选·陆机〈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〉》:“否泰苟殊,穷达有违。”

李善注引贾逵《〈国语〉注》:“违,异也。”
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:“水陆路殊,径复不同,浅见未闻,非所详究,不能不聊述闻见,以志差违也。”

8.过失;错误。

《后汉书·朱祐景王杜等传论》:“故光武鉴前事之违,存矫枉之志。”

宋叶适《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》:“使溯源陷失者稽其违,沿流费耗者订其失。”

9.邪行;不正。

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君人者,将昭德塞违,以临照百官,犹惧或失之。”

孔颖达疏:“塞违,谓闭塞违邪……德之与违,义不并立。”

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今虢公动匮百姓以逞其违,离民怒神而求利焉,不亦难乎!”韦昭注:“违,邪也。”

汉扬雄《太玄·礼》:“怀其违,折其匕,过丧锡九矢。”

范望注:“违,不正也。”

10.改变。

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惨则尟于驩,劳则褊于惠,能违之者寡矣。”

薛综注:“违,犹易也。言人惨戚则不能驩逸,劳苦则不能以施惠,少有能易此者。”

《后汉书·儒林传论》:“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,家知违邪归正之路。”

11.恨;怨恨。

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惩违改忿兮,抑心而自彊。”

王念孙《读书杂志·史记五》:“惩,止也。违,恨也。言止其恨,改其忿,抑其心而自彊勉也。”

12.不如意;不顺心。

唐李商隐《春雨》诗:“怅卧新春白袷衣,白门寥落意多违。”

清卓尔堪《板子矶》诗:“将军功可建,司马事多违。”

13.叹词。咏叹之声。

《国语·晋语三》:“威兮怀兮,各聚尔有,以待所归兮。猗兮违兮,心之哀兮。”

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辨诗》:“威、怀、猗、违,皆曲折咏歎之词,旧读以为有实义者,非也。”

14.通“韪”。是。

《管子·水地》:“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,诸生之澹也,违非得失之质也。”

俞樾《诸子平议·管子四》:“违当读作韪。

隐十一年《左传》:‘犯五不韪。’杜注曰:‘韪,是也。’韪非,犹曰是非,正与得失一律。”

II

huí

ㄏㄨㄟˊ

〔《集韵》胡隈切,平灰,匣。〕

通“回”。

1.掉转。

三国魏曹植《黄初五年令》:“违顾左右,旷然无信。”

2.返回。

唐韩愈《谴疟鬼》诗:“赠汝以好辞,咄汝去莫违。”

阅读:1175

●〖汉字〗違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違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遘

⇛后一个汉字:達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