憝
憝字的笔画:16画;
I
duì
ㄉㄨㄟˋ
〔《广韵》徒对切,去队,定。〕
1.怨恨;憎恶。
《说文·心部》:“憝,怨也。”
《书·康诰》:“暋不畏死,罔弗憝。”
孔传:“人无不恶之者。”
宋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六:“虽轼辨足以饰非,言足以惑众,自绝君亲,又将奚憝?”清钮琇《觚賸·西园瘗烬》:“伯全惧祸,密约士选入京告变,谓其心怀怨憝,放言讪上。”
2.灭亡。
《逸周书·世俘》:“武王遂征四方,凡憝国九十有九国。”
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三坟补逸下》:“孟称周公相武王,诛纣伐奄,灭国者五十,驱虎豹犀象而远之。
《世俘》所谓‘武王遂征四方,凡憝国九十有九’,则灭国五十之说也,其过于孟氏仅半。”
3.奸恶。亦指恶人。
《书·康诰》:“元恶大憝,矧惟不孝不友。”
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剋歼大憝,以固皇基。”
清陈康祺《燕下乡脞录》卷三:“佛伦、田文镜亦尚非神姦巨憝。”
II
tūn
ㄊㄨㄣ
心不明。
《集韵·平魂》:“憝,憝惃,心不明也。”参见“憝獠”。
阅读:123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