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憝

憝字的筆畫:16畫;

I

duì

ㄉㄨㄟˋ

〔《廣韻》徒對切,去隊,定。〕

1.怨恨;憎惡。

《說文·心部》:“憝,怨也。”

《書·康誥》:“暋不畏死,罔弗憝。”

孔傳:“人無不惡之者。”

宋周煇《清波雜誌》卷六:“雖軾辨足以飾非,言足以惑眾,自絕君親,又將奚憝?”清鈕琇《觚賸·西園瘞燼》:“伯全懼禍,密約士選入京告變,謂其心懷怨憝,放言訕上。”

2.滅亡。

《逸周書·世俘》:“武王遂征四方,凡憝國九十有九國。”

明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三墳補逸下》:“孟稱周公相武王,誅紂伐奄,滅國者五十,驅虎豹犀象而遠之。

《世俘》所謂‘武王遂征四方,凡憝國九十有九’,則滅國五十之說也,其過於孟氏僅半。”

3.奸惡。亦指惡人。

《書·康誥》:“元惡大憝,矧惟不孝不友。”

《梁書·武帝紀上》:“剋殲大憝,以固皇基。”

清陳康祺《燕下鄉脞錄》卷三:“佛倫、田文鏡亦尚非神姦巨憝。”

II

tūn

ㄊㄨㄣ

心不明。

《集韻·平魂》:“憝,憝惃,心不明也。”參見“憝獠”。

阅读:1236

●憝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