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洫

洫字的笔画:9画;

I

ㄒㄩˋ

〔《广韵》况逼切,入职,晓。〕

亦作“淢”。

1.古代井田制,成和成之间的水道。后泛指田间的水沟。

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:“九夫为井,井间广四尺,深四尺,谓之沟。方十里为成,成间广八尺,深八尺,谓之洫。”

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:“子驷为田洫。”

杜预注:“洫,田畔沟也。”

宋王安石《洪范传》:“土言稼穑,则水之井洫,火之爨冶,木、金之为械器,皆可知也。”

2.护城河。

《文选·张衡〈东京赋〉》:“謻门曲榭,邪阻城洫。”

薛综注:“洫,城下池。”

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张廷薀传》:“廷薀首率劲兵百馀辈,踰洫坎城而上,守陴者不能御,寻斩关延诸军入焉。”

3.通水渠道。

《后汉书·鲍昱传》:“昱乃上作方梁石洫,水常饶足,灌田倍多。”

李贤注:“洫,渠也。以石为之,犹今之水门也。”

4.使空虚。

《管子·小称》:“是以长者断之,短者续之,满者洫之,虚者实之。”

尹知章注:“洫,虚也。”

5.败坏。

《庄子·则阳》:“与世偕行而不替,所行之备而不洫。”

王先谦集解:“与物偕行而无所替废,所行皆备而无所败坏。”

6.昏惑,迷乱。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其厌也如缄,以言其老洫也。”

7.见“洫洫”。

II

〡ˋ

〔《集韵》弋质切,入质,以。〕

1.通“溢”。满而外流。引申为过度,超过。

马王堆汉墓帛书《经法·四度》:“声洫(溢)于实,是胃(谓)灭(灭)名。”

2.通“溢”。自满。

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十六经·行守》:“骄洫(溢)好争,阴谋不羊(祥)。”

3.通“镒”。古计量单位。二十两,一说二十四两。

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子兵法》:“胜兵如以洫(镒)称朱铢,败兵如以朱(铢)称洫(镒)。”

阅读:1171

●〖汉字〗洫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洫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洬

⇛后一个汉字:洪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