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粥

粥字的笔画:12画;

I

zhōu

ㄓㄡ

〔《广韵》之六切,入屋,章。〕

1.用粮食或粮食加其他东西煮成的半流质食物。

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饘粥之食。”

孔颖达疏:“厚曰饘,稀曰粥。”

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时天寒烈,众皆飢疲,异上豆粥。”

宋苏辙《游锺山》诗:“客到唯烧柏子香,晨飢坐待山前粥。”

《红楼梦》第五八回:“把这粥给你留着,一时饿了再吃。”

许杰《惨雾》上:“他手里拿着一大碗的粥。”

陆文夫《平原的颂歌》:“搬好木头回到家,平原的晨雾还未消失,素珍已把粥冷在桌上了,小宝正在洗脸。”

2.软弱;柔弱。

明归有光《送余先生南还序》:“其气冲然,如有所不足;其貌粥然,如有所不能。”参见“粥粥”。

3.象声词。参见“粥粥”。

II

ㄩˋ

〔《广韵》余六切,入屋,以。〕

1.同“鬻”。卖。

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君子虽贫,不粥祭器;虽寒,不衣祭服。”

《文选·潘岳〈闲居赋〉序》:“灌园粥蔬,以供朝夕之膳;牧羊酤酪,以俟伏腊之费。”

李善注:“字书曰:‘粥,卖也。’粥与鬻音义同。”

宋苏轼《司马温公神道碑》:“其后公薨,京师之民罢市而往弔,粥衣以致奠,巷哭以过车者,盖以千万数。”

明王鏊《震泽长语·杂论》:“近世山东、河南粥锺鼎尊匜,穷极巧丽,皆墓中物也。”

清《今世说·德行》:“少傅遇变闽中,乃尽粥田庐,迎柩以归。”

2.通“育”。养育;生育。

《大戴礼记·帝繫》:“鬼方氏之妹,谓之女隤氏,产六子。孕而不粥,三年,启其左胁,六人出焉。”

3.出。

4.见“粥粥”。

5.姓。

春秋楚有粥拳。见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。

阅读:1824

●〖汉字〗粥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粥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粧

⇛后一个汉字:粣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