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界

界字的笔画:9画;

jiè

ㄐ〡ㄝˋ

〔《广韵》古拜切,去怪,见。〕

1.地界;边界。

《诗·周颂·思文》:“无此疆尔界,陈常于时夏。”

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谿之险。”

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入界,耕者皆让畔,民俗皆让长。”

唐韩愈《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》:“令各就高为堡,东起振武,转而西,过云州界,极于中受降城,出入河山之际。”

陈毅《让两淮》诗:“运河不是鸿沟界,会见狂潮捲地来!”

2.界限;范围。

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求而无度量分界,则不能不争。”

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奢俭之中,以礼为界。”

李贤注:“界,犹限也。”

晋陶潜《感士不遇赋》:“悼贾傅之秀朗,纡远辔于促界。”

3.边沿。

汉刘向《九叹·离世》:“立江界而长吟兮,愁哀哀而累息。”

4.接界;接连。

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,齐不与秦壤界而患缓。”

姚宏注:“界,比也。”

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于是匈奴得宽,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。”

晋陆机《齐讴行》:“东被姑尤侧,南界聊摄城。”

梁启超《中国地理大势论》:“夫淮域所以能独占优胜者何也?其东通海,其北界河,其南控江,其地理之适于开化,盖天然矣。”

5.分划。

晋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赤城霞起而建标,瀑布飞流以界道。”

前蜀韦庄《天仙子》词:“恨重重,泪界莲腮两线红。”

元张可久《落梅风·秋望》曲:“盼来书玉人憔悴死,界青天雁飞一字。”

清恽敬《东路记》:“其西南隐然浮一峰,云气界为三成,如仙峤摇漾不可测。”

6.隔开。

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﹝朝鲜﹞与盛京仅界鸭绿一江。”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四回:“佛堂后面一座土石相间的大土山界了内外。”

7.离间。

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范雎,魏之亡命也……界泾阳抵穰侯而代之,当也。”

颜师古注引苏林曰:“界,间其兄弟使疏。”

8.犹临。靠近;对着。

宋孙光宪《清平乐》词:“尽日目断魂飞,晚窗斜界残晖。”

宋林逋《小隐》诗:“月界晓窗琴岳润,竹摇秋机墨云鲜。”

宋范成大《睡觉》诗:“漏箭声中断角哀,界窗犹有月徘徊。”

9.称某一特殊的境域。

唐杜甫《观薛稷少保书画壁》诗:“画藏青莲界,书入金榜悬。”

《说岳全传》第一回:“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,故此红光异香,祥云拥护。”

杨朔《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》:“咱不知道,怎么这些同志就像是天神下界,简直天下无敌!”

10.指社会上按职业、工作、地位或性别等的不同而划分的人群。

冯自由《辛亥革命贵州光复纪实》:“风声所及,官绅两界顿形恐慌。”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〈看图识字〉》:“只要看近两三年的出版界,给‘小学生’、‘小朋友’看的刊物,特别的多就知道。”如:学术界;工商界;妇女界。

11.指大自然中动物、植物、矿物等的最大类别。

鲁迅《坟·人之历史》:“界者,动、植之判也。”如:无机界;有机界。

12.书纸上的行格,上下框为栏,直行为界。参见“界行”。

13.指宋代发行纸币“交子”三年一换的期限。每次发行交子有一定限额,以铁钱为现金准备,三年兑现一次,换发新交子,称为一界。

《宋史·食货志下三》:“真宗时,张咏镇蜀,患蜀人铁钱重,不便贸易,设质剂之法,一交一缗,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。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,谓之交子……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。”

14.佛教语。犹范畴。特指空间,与“世”相对。

《愣严经》卷三:“汝识不迁,界从何立?”

《愣严经》卷四:“世为迁流,界为方位。汝今当知,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、下为界;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为世。”

15.地质学名词。指在整个地质年代某个“代”时期内形成的地层。如:太古界;元古界;古生界;中生界;新生界。

16.通“介”。披甲。参见“界乘”。

17.通“介”。倚仗。

《后汉书·班固传下》:“子实秦人,矜夸馆室,保界河山,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,恶睹大汉之云为乎?”王念孙《读书杂志馀编·后汉书》:“界,读为介。保、介,皆恃也。言恃河山之险以为固也。”

18.通“介”。居,处于。指处于二者之间。

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时蓬溪界成都、重庆之间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国·干王洪宝制》:“界此两难之间,不得已,割下至尊至贵之大子耶苏基督,由天降地。”

19.通“介”。量词。相当于“个”。

20.通“届”。至,到。参见“界满”。

阅读:2170

●〖汉字〗界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界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畎

⇛后一个汉字:畋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