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
茅字的笔画:8画;
máo
ㄇㄠˊ
〔《广韵》莫交切,平肴,明。〕
亦作“茆”。亦作“茆”。
1.草名。禾本科。
《本草》谓茅有白茅、菅茅、黄茅、香茅、芭茅等,叶皆相似。又谓夏花者为茅,秋花者为菅。俗称茅草者指白茅。全草可作造纸原料,根茎皆可入药。
《易·泰》:“拔茅茹。”
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昼尔于茅。”
郑玄笺:“女当昼日往取茅归。”
《周礼·天官·醢人》“茆菹”汉郑玄注:“郑大夫读茆为茅。”
唐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”
元周权《接竹引泉》诗:“挽之归我庐,晴雨注屋茆。”
清焦循《荒年杂诗》:“采采墓门茅,茅根不堪吮。”
2.茅可盖屋,因以指代草舍。
宋苏轼《月华寺》诗:“道人修道要底物?破铛煮饭茆三间。”
3.借指茅土之封。
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二:“功无横草,生即分茅。”
4.古国名,故城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。
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凡、蒋、邢、茅、胙、祭,周公之胤也。”
清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公羊传》:“茅当读为旄,旄正字也,茅借字也。盖旌之饰,或以羽,或以旄……其用旄者,则谓之旄旌矣。”
5.通“旄”。竿顶用旄牛尾装饰的旗。
《礼记·杂记下》:“御柩以茅。”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前茅虑无。”
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郑伯肉袒,左执茅旌,右执鸾刀。”
6.姓。
秦有茅焦。
阅读:153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