憺
憺字的笔画:16画;
dàn
ㄉㄢˋ
〔《广韵》徒滥切,去阚,定。〕
〔《广韵》徒敢切,上敢,定。〕
“惔”的被通假字。
1.安乐;安定。
《楚辞·九歌·东君》:“羌声色兮娱人,观者憺兮忘归。”
王逸注:“憺,安也。”
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蜂虿螫指,而神不能憺;蚊蝨噆肤,而知不能平。”
高诱注:“憺,定也。”
南朝宋谢灵运《石壁精舍还湖中作》诗:“清晖能娱人,游子憺忘归。”
隋牛弘等《隋圜丘歌·昭夏》:“憺群心,留馀惠。”
2.恬澹;清静。
汉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怕乎无为,憺乎自持。”
元虞集《步虚词》:“竹宫憺清夜,望拜久乃还。”
清龚自珍《此游》诗:“白日憺明镜,春空飘彩旗。”
3.震动;使之畏惧。
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是以名声暴于夷貉,威稜憺乎邻国。”
颜师古注引苏林曰:“陈留人语恐言憺之。”
南朝梁江淹《齐太祖诔》:“声稜绝俗,威憺殊邻。”
《新唐书·吐蕃传上》:“夫四镇无守,胡兵必临西域,西域震则威憺南羌,南羌连衡,河西必危。”
严复《原强》:“青吉斯汗崛起鄂诺,威憺欧洲。”
4.忧愁。
《楚辞·九辩》:“蓄怨兮积思,心烦憺兮忘食事。”
王逸注:“憺,忧也。”
阅读:135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