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憺

憺字的筆畫:16畫;

dàn

ㄉㄢˋ

〔《廣韻》徒濫切,去闞,定。〕

〔《廣韻》徒敢切,上敢,定。〕

“惔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安樂;安定。

《楚辭·九歌·東君》:“羌聲色兮娛人,觀者憺兮忘歸。”

王逸註:“憺,安也。”

《淮南子·俶真訓》:“蜂蠆螫指,而神不能憺;蚊蝨噆膚,而知不能平。”

高誘註:“憺,定也。”

南朝宋謝靈運《石壁精舍還湖中作》詩:“清暉能娛人,遊子憺忘歸。”

隋牛弘等《隋圜丘歌·昭夏》:“憺群心,留餘惠。”

2.恬淡;清靜。

漢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“怕乎無為,憺乎自持。”

元虞集《步虛詞》:“竹宮憺清夜,望拜久乃還。”

清龔自珍《此遊》詩:“白日憺明鏡,春空飄彩旗。”

3.震動;使之畏懼。

《漢書·李廣傳》:“是以名聲暴於夷貉,威稜憺乎鄰國。”

顏師古註引蘇林曰:“陳留人語恐言憺之。”

南朝梁江淹《齊太祖誄》:“聲稜絕俗,威憺殊鄰。”

《新唐書·吐蕃傳上》:“夫四鎮無守,胡兵必臨西域,西域震則威憺南羌,南羌連衡,河西必危。”

嚴復《原強》:“青吉斯汗崛起鄂諾,威憺歐洲。”

4.憂愁。

《楚辭·九辯》:“蓄怨兮積思,心煩憺兮忘食事。”

王逸註:“憺,憂也。”

阅读:1359

●憺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