忮
忮字的笔画:7画;
zhì
ㄓˋ
〔《广韵》支义切,去寘,章。〕
“伎”的被通假字。
1.强悍,凶狠。
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锺、代、石、北,迫近胡寇,民俗懻忮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》:“长安险固,风俗豪忮。”
胡三省注:“忮,狠也。”
2.嫉妒;忌恨。
《诗·邶风·雄雉》:“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”毛传:“忮,害。”
宋王安石《上曾参政书》:“彼常人之心,区区好忮而自私,不恕己以及物者,岂足以量之邪?”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文秀既败可望,后收其溃卒,到精锐五万,屯守贵阳……而定国忮之,召还云南。”
3.固执。
《后汉书·桓晔传》:“姑为司空杨赐夫人。初,鸾卒,姑归宁赴哀,将至,止于传舍,整饰从者而后入,晔心非之……后每至京师,未尝舍宿杨氏。其贞忮若此。”
李贤注:“忮,坚也。”
宋叶适《司马温公祠堂记》:“其谬于情性伦理,固亦多悔,而犹强忮坚忍以冀其成者,盖道德丧而流俗驱靡之然矣。”
4.违逆。
《庄子·天下》:“不苟于人,不忮于众。”
郭象注:“忮,逆也。”
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苟违于人,俗所不与;苟忮于众,俗所共去。”
5.恶。
《吕氏春秋·慎行》:“身为僇,支属不可以见,行忮之故也。”
高诱注:“忮,恶也。”
阅读:93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