迕
迕字的笔画:7画;
w·
ㄨˇ
〔《广韵》五故切,去暮,疑。〕
“午”的今字。亦作“遻”。
1.遇;接触。
《文选·班固〈幽通赋〉》:“纷屯邅与蹇连兮,何艰多而智寡;上圣迕而后拔兮,虽群黎之所御。”
李善注引曹大家曰:“迕,触也……皆触艰难,然后自拔。”
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王甫时出,与蕃相迕。”
李贤注:“迕,犹遇也。”
《晋书·夏侯湛传》:“且伊尹之干成汤,甯戚之迕桓公,或投己鼎俎,或庸身饭牛,明废兴之机,歌《白水》之流,德入殷王,义感齐侯。”
2.背逆;违反。
《管子·君臣上》:“国家有悖逆反迕之行,有土主民者失其纪也。”
《汉书·广川惠王刘去传》:“宫人畏之,莫敢复迕。”
南朝宋颜延之《五君咏·嵇中散》:“立俗迕流议,寻山洽隐沦。”
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顾上下相迕,时有不平,而诗人裴伦,实生此际。”
3.指叛逆者。
《金石续编》引唐王宰《记石》:“诛除壶关寇,嗣至四年八月十日,枭迕首,献阙下。”
4.冒犯;触犯。
晋袁宏《后汉纪·献帝纪二》:“弗字颍伯,司徒暠之子也。
弗子邵,为使者,尝迕于卓(董卓),左迁凉州刺史。”
宋叶适《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》:“御史刘德秀果言公尝迕孝宗,罢。”
明无名氏《赠书记·认女作子》:“迕当权相臣,迕当权相臣,危若逆鳞撄,全躯颇侥倖。”
5.引申为妨碍。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宫梦弼》:“暗陬有物堆积,蹴之迕足,拾视皆朱提。”
6.交错;夹杂。
《文选·宋玉〈风赋〉》:“耾耾雷声,迴穴错迕。”
李善注:“错迕,杂错交迕也。”
宋苏轼《乔太傅见和复次韵答之》:“百年三万日,老病常居半。其间迕忧乐,歌笑杂悲歎。”一本作“互”。徐珂《清稗类钞·动物·毘陵驿马》:“蹄声、铎声、箠声迕交衢,昼夜不绝。”
7.姓。
明有迕春。见《正字通·辵部》。
阅读:110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