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
政字的笔画:9画;
I
zhèng
ㄓㄥˋ
〔《广韵》之盛切,去劲,章。〕
1.政治;政事。
《书·洪范》:“八政:一曰食,二曰货,三曰祀,四曰司空,五曰司徒,六曰司寇,七曰宾,八曰师。”
孔颖达疏:“曰八政者,人主施教于民有八事也。”
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以是观之,粟者,王者大用,政之本务。”
唐韩愈《刘公墓志铭》:“元和七年,得疾,视政不时。”
2.政权;权柄。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天下有道,则政不在大夫。”
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成王既壮,周公属籍致政,北面委质而臣事之。”
3.政令;政策。
《逸周书·命训》:“震之以政,动之以事。”
朱右曾校释:“政,政令。”
汉荀悦《汉纪·惠帝纪》:“参为相国,遵何之政”。
宋苏轼《论时政状》:“今日之政,小用则小败,大用则大败。”
4.指禁令。
《大戴礼记·盛德》:“德盛则修法,德不盛则饰政。”
卢辩注:“政,禁令。”
5.政府。
毛泽东《坚持艰苦奋斗,密切联繫群众》二:“军队跟人民、跟地方党政组织的关係,也应当是密切的。”
6.谓主持政事。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施伯谓鲁侯曰:‘勿予。戮之也,将用其政也。’”尹知章注:“用之使知政。”
唐韩愈《曹成王碑》:“王始政于温,终政于襄。”
7.指主持政事的人。如:盐政、学政。
8.做官一任为一政。
《太平广记》卷三○三引唐戴孚《广异记·刘可大》:“刘君明年当进士及第,历官七政。”
9.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。如:家政、校政。
10.职务。
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弃政而役,非其任也。”
韦昭注:“政,犹职也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孝宗乾道五年》:“比年以来,往往差下待阙数政,除授猥杂,贤否溷淆,何以清流品?何以厚风俗?”
11.指处分、惩罚。
元孟汉卿《魔合罗》第三摺:“观其言而察其行,审其罪而定其政。”
12.指作战部署和阵势。
《吴子·应变》:“若高山深谷,卒然相遇,必先鼓噪而乘之。进弓与弩,且射且虏。审察其政,乱则击之勿疑。”
13.指日月五星等。参见“七政”。
14.通“正”。长官;官吏。
《管子·牧民》:“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,无私者可置以为政,审于时而察于用,而能备官者,可奉以为君也。”
《北齐书·季式传》:“山东旧贼刘盘陀、史明曜等攻劫道路,剽掠村邑,齐、兖、青、徐四州患之,历政不能讨。
季式至,皆破灭之。”
15.通“正”。改正;纠正。
《逸周书·允文》:“宽以政之,孰云不听,听言靡悔,遵养时晦。”
朱右曾校释:“政,正也。”
唐张九龄《敕处分十道朝集使》:“夫氓者,冥也,岂能自谋?政者,正也,当矫其弊。”
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古棋图之法,以平上去入分四隅,为乱交杂难辨,徐铉政为十九字。”
16.通“正”。治理。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王者之法,等赋,政事,财万物,所以养万民也。”
梁启雄释:“政读为正。”
17.通“正”。正直;公正。
《韩非子·难三》:“论之于任,试之于事,课之于功。故群臣公政而无私。”
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威德所生》:“虽有所忿而怒,必先平心以求其政,然后发刑罚以立其威。”
18.通“正”。只;就。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殷觊病困,看人政见半面。”
元白朴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政有一朝乐,不抵百年忧。”
清张泰来《江西诗社宗派图录》:“书法甚工,然少波峭,政以观古人书少耳。”
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二:“描写芳春景物,极娟妍鲜翠之致,微特如画而已。政恐刺绣妙手,未必能到。”
19.通“正”。正好;恰好。
《墨子·节葬下》:“上稽之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之道,而政逆之;下稽之桀、纣、幽、厉之事,犹合节也。”
孙诒让间诂:“政、正通。”
《南齐书·桓康传》:“太祖谓康曰:‘卿随我日久,未得方伯,亦当未解我意,政欲与卿先共灭虏耳。’”
20.通“正”。正当;正在。
宋韩驹《夜泊宁陵》诗:“旦辞杞国风微北,夜泊宁陵月政南。”
宋姜夔《庆宫春》词:“酒醒波远,政凝想、明璫素袜。”
元萨都剌《寄沙郎中》诗:“有人此际犹未还,政与士卒夜守关。”
21.通“正”。即使;纵然。参见“政复”。
22.姓。
《广韵·去劲》:“政,姓。出《姓苑》。”
II
zhēng
ㄓㄥ
〔《集韵》诸盈切,平清,章。〕
通“征”。
1.征伐;征讨。
《逸周书·作雒》:“二年,又作师旅,临卫政殷,殷大震溃。”
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吴政荆,子胥使人宣言于荆曰:‘子期用,将击之;子常用,将去之。’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时序》:“方是时也,韩魏力政,燕赵任权。”
2.赋税。
《周礼·地官·均人》:“均人掌均地政。”
郑玄注:“政读为征。地征,谓地守、地职之税也。”
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事充,政重。”
杜预注:“赋税多。”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,相地而衰政。”
3.指徭役。
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当室者死,三年释其政;支子死,三月释其政。”
阅读:261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