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
政字的筆畫:9畫;
I
zhèng
ㄓㄥˋ
〔《廣韻》之盛切,去勁,章。〕
1.政治;政事。
《書·洪範》:“八政:一曰食,二曰貨,三曰祀,四曰司空,五曰司徒,六曰司寇,七曰賓,八曰師。”
孔穎達疏:“曰八政者,人主施教於民有八事也。”
《漢書·食貨誌上》:“以是觀之,粟者,王者大用,政之本務。”
唐韓愈《劉公墓誌銘》:“元和七年,得疾,視政不時。”
2.政權;權柄。
《論語·季氏》:“天下有道,則政不在大夫。”
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成王既壯,周公屬籍致政,北面委質而臣事之。”
3.政令;政策。
《逸周書·命訓》:“震之以政,動之以事。”
朱右曾校釋:“政,政令。”
漢荀悅《漢紀·惠帝紀》:“參為相國,遵何之政”。
宋蘇軾《論時政狀》:“今日之政,小用則小敗,大用則大敗。”
4.指禁令。
《大戴禮記·盛德》:“德盛則修法,德不盛則飾政。”
盧辯註:“政,禁令。”
5.政府。
毛澤東《堅持艱苦奮鬥,密切聯繫群眾》二:“軍隊跟人民、跟地方黨政組織的關係,也應當是密切的。”
6.謂主持政事。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施伯謂魯侯曰:‘勿予。戮之也,將用其政也。’”尹知章註:“用之使知政。”
唐韓愈《曹成王碑》:“王始政於溫,終政於襄。”
7.指主持政事的人。如:鹽政、學政。
8.做官一任為一政。
《太平廣記》卷三○三引唐戴孚《廣異記·劉可大》:“劉君明年當進士及第,歷官七政。”
9.指家庭或團體的事務。如:家政、校政。
10.職務。
《國語·晉語一》:“棄政而役,非其任也。”
韋昭註:“政,猶職也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宋孝宗乾道五年》:“比年以來,往往差下待闕數政,除授猥雜,賢否混淆,何以清流品?何以厚風俗?”
11.指處分、懲罰。
元孟漢卿《魔合羅》第三摺:“觀其言而察其行,審其罪而定其政。”
12.指作戰部署和陣勢。
《吳子·應變》:“若高山深谷,卒然相遇,必先鼓噪而乘之。進弓與弩,且射且虜。審察其政,亂則擊之勿疑。”
13.指日月五星等。參見“七政”。
14.通“正”。長官;官吏。
《管子·牧民》:“故知時者可立以為長,無私者可置以為政,審於時而察於用,而能備官者,可奉以為君也。”
《北齊書·季式傳》:“山東舊賊劉盤陀、史明曜等攻劫道路,剽掠村邑,齊、兗、青、徐四州患之,歷政不能討。
季式至,皆破滅之。”
15.通“正”。改正;糾正。
《逸周書·允文》:“寬以政之,孰雲不聽,聽言靡悔,遵養時晦。”
朱右曾校釋:“政,正也。”
唐張九齡《敕處分十道朝集使》:“夫氓者,冥也,豈能自謀?政者,正也,當矯其弊。”
明陳繼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古棋圖之法,以平上去入分四隅,為亂交雜難辨,徐鉉政為十九字。”
16.通“正”。治理。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王者之法,等賦,政事,財萬物,所以養萬民也。”
梁啟雄釋:“政讀為正。”
17.通“正”。正直;公正。
《韓非子·難三》:“論之於任,試之於事,課之於功。故群臣公政而無私。”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威德所生》:“雖有所忿而怒,必先平心以求其政,然後發刑罰以立其威。”
18.通“正”。隻;就。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規箴》:“殷覬病困,看人政見半面。”
元白樸《水調歌頭》詞:“政有一朝樂,不抵百年憂。”
清張泰來《江西詩社宗派圖錄》:“書法甚工,然少波峭,政以觀古人書少耳。”
況周頤《蕙風詞話》卷二:“描寫芳春景物,極娟妍鮮翠之致,微特如畫而已。政恐刺繡妙手,未必能到。”
19.通“正”。正好;恰好。
《墨子·節葬下》:“上稽之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之道,而政逆之;下稽之桀、紂、幽、厲之事,猶合節也。”
孫詒讓間詁:“政、正通。”
《南齊書·桓康傳》:“太祖謂康曰:‘卿隨我日久,未得方伯,亦當未解我意,政欲與卿先共滅虜耳。’”
20.通“正”。正當;正在。
宋韓駒《夜泊寧陵》詩:“旦辭杞國風微北,夜泊寧陵月政南。”
宋姜夔《慶宮春》詞:“酒醒波遠,政凝想、明璫素襪。”
元薩都剌《寄沙郎中》詩:“有人此際猶未還,政與士卒夜守關。”
21.通“正”。即使;縱然。參見“政復”。
22.姓。
《廣韻·去勁》:“政,姓。出《姓苑》。”
II
zhēng
ㄓㄥ
〔《集韻》諸盈切,平清,章。〕
通“征”。
1.征伐;征討。
《逸周書·作雒》:“二年,又作師旅,臨衛政殷,殷大震潰。”
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下》:“吳政荊,子胥使人宣言於荊曰:‘子期用,將擊之;子常用,將去之。’”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方是時也,韓魏力政,燕趙任權。”
2.賦稅。
《周禮·地官·均人》:“均人掌均地政。”
鄭玄註:“政讀為征。地征,謂地守、地職之稅也。”
《左傳·哀公十一年》:“事充,政重。”
杜預註:“賦稅多。”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山林澤梁以時禁發而不稅,相地而衰政。”
3.指徭役。
《國語·越語上》:“當室者死,三年釋其政;支子死,三月釋其政。”
阅读:261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