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檢

简体检字的笔画:11画;繁體檢字筆畫:17畫。

(检,检)

ji·n

ㄐ〡ㄢˇ

〔《广韵》居奄切,上琰,见。〕

1.封缄。古书以竹木简为之,书成,穿以皮条或丝绳,于绳结处封泥,在泥上钤印,谓之检。

《急就篇》卷三:“简札检署椠牍家。”

颜师古注:“检之言禁也,削木施于物上,所以禁闭之,使不得辄开露也。”

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:“﹝袁绍﹞每有所下,辄皁囊施检,文称诏书。”

唐陆龟蒙《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》:“自拂烟霞安笔格,独开封检试砂床。”

2.法式,法度。

《荀子·儒效》:“礼者,人主之所以为人臣寸、尺、寻、丈检式也。”

梁启雄释引王念孙曰:“检、式,皆法也。”

《文选·曹丕〈典论·论文〉》:“譬诸音乐,曲度虽均,节奏同检。”

李善注引《苍颉篇》:“检,法度也。”

宋苏轼《志林》卷八:“世之所谓君子者,惟法是修,惟礼是克,手执圭璧,足履绳墨,行愿为目前检,言愿为无穷则。”

3.品行,操行。

《三国志·蜀志·向朗传》:“朗少时虽涉猎文学,然不治素检,以吏能见称。”

《晋书·孝愍帝纪论》:“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‘六经’,谈者以虚荡为辨而贱名检。”

4.约束,限制。

《书·伊训》:“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。”

孔颖达疏:“检,谓自摄歛也。”

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逮至清世,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。”

唐王昌龄《送韦十二兵曹》诗:“县职如长缨,终日检我身。”
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果报》:“安丘某生,通卜筮之术,其为人邪荡不检,每有鑽穴踰隙之行,则卜之。”

5.考查,察验。

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均官有以考检厥实,用其本贾取之,毋令折钱。”

《后汉书·周燮黄宪等传序》:“﹝荀恁﹞对曰:‘先帝秉德以惠下,故臣可得不来。骠骑执法以检下,故臣不敢不至。’”李贤注:“检,犹察也。”

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四》:“有人检陆法言《切韵》,见其音字,遂云:‘此吴儿直是翻字太辟。’不知法言是河南陆,非吴郡也。”

清朱锡《幽梦续影》:“任气语少一句,任足路让一步,任笔文检一番。”

6.甲,草木萌芽时所带的种皮。

唐骆宾王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》诗:“灵芝紫检参差长,仙桂丹花重迭开。”

陈熙晋笺注引《广雅·释诂》:“检,甲也。”

7.匦函。

《续资治通鉴长编·宋太宗雍熙元年》:“庚申,改匦院为登闻检院,东延恩匦为崇仁检,南招谏匦为思谏检,西申冤匦为申明检,北通玄匦为招贤检。”

宋王应麟《困学纪闻·杂识》:“玺也而更为宝,匦也而更为检。”

8.文书底稿。

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故事一》:“状检,瀛王亲笔,甚有改窜勾抹处。”

宋宋敏求《春明退朝录》卷下:“凡公家文书之藁,中书谓之‘草’,枢密院谓之‘底’,三司谓之‘检’。”

9.拣,挑选。

唐杜甫《哭李常侍峄》诗之二:“次第寻书札,呼儿检赠诗。”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回:“说着,取过一迭报纸来,检出一张《沪报》给我看。”

鲁迅《故事新编·采薇》:“到第二天的午后,迎面遇见了几条岔路,他们决不定走那一条路近,便检了一个对面走来的老头子,很和气的去问他。”

10.拾取。

清方以智《物理小识·蛤蚧》:“蛤蚧为人得,即自啮其尾。以月首上寅可检,以是日交也。”

鲁迅《呐喊·故乡》:“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,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。”

冰心《分》:“看护们匆匆的检起地上的白衣,扔入筐内。”

11.齐比,等同。

《管子·山权数》:“北郭有掘阙得龟者,此检数百里之地也。”

尹知章注:“检,犹比也,以此龟为用者,其数可比百里之地。”

马非百新诠:“此谓得龟之利,与得数百里之地相同也。”

12.姓。

汉代有检其明。

阅读:1140

标签: 动物 贝壳

●〖汉字〗檢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檢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檣

⇛后一个汉字:檡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