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微
(发微,发微)
1.阐发微妙之处。
汉陈琳《迷迭赋》:“动容饰而发微,穆斐斐以承颜。”
宋周敦颐《通书·诚几德》:“发微不可见,充周不可穷之谓神。”
朱熹注:“发之微妙而不可见,充之周遍而不可穷,则圣人之妙用而不可知也。”
2.常用作书名或篇名,指对某一事理精薀或某一事物原委的探索。
清曾国藩《复刘霞仙中丞书》:“阁下山居静笃,将为《礼经发微》及《或问》等书,何不先取此三礼(昏、丧、祭)撰着鸿篇,使品官士庶可以通行。”
清吴乔《<西崑发微>序》:“今于本集中抽取无题诗一十六篇为上卷,与令狐二世及当时往还者为中卷,疑似之诗为下卷,详说其意,聊命名曰《西崑发微》。”如:鲁迅《而已集·大衍发微》。
阅读:101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