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效

效字的笔画:10画;

(参见傚)

xiào

ㄒ〡ㄠˋ

〔《广韵》胡教切,去效,匣。〕

“殽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模彷,师法。

《易·繫辞上》:“知崇礼卑,崇效天,卑法地。”
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宗经》:“故象天地,效鬼神,参物序,制人纪。”

唐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,圣贤事业,具在方册,可效可师。”

冯乃超《残烛》诗:“我愿效灯蛾的无智,委身作情热火化的尘埃。”

2.犹授。参见“效官”。

3.贡献,进献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效马效羊者右牵之,效犬者左牵之。”

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列传》:“因效金三百斤,曰:‘秦兵苟退,请必言子于卫君,使子为南面。’”宋苏轼《代张方平谏用兵书》:“既而薛向为横出之谋,韩绛效深入之计。”

4.尽心尽力地服务。

《韩非子·三守》:“群臣持禄养交,行私道而不效公忠,此谓明劫。”

唐韩愈《答柳柳州食虾蟆》诗:“虽蒙勾践礼,竟不闻报效。”

《歧路灯》第一○四回:“或备笔札之需,或效奔走之劳,唯哥大人之命是从。”

峻青《黎明的河边·水落石出》:“他深深地感激着善人,他愿为他效尽一切力量。”

5.显示,呈现。

《韩非子·二柄》:“故人主好贤,则群臣饰行以要君欲,则是群臣之情不效。”

王先慎集解引旧注:“效,显也。”

唐严武《酬别杜二》诗:“未效风霜劲,空惭雨露私。”

清戴名世《数峰亭记》:“于是西北诸峰尽效于襟袖之间。”

6.证明;验证。

《荀子·正论》:“故桀纣无天下,而汤武不弑君,由此效之也。”

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夫歌者,乐之徵也;哭者,悲之效也。”

高诱注:“效,验也。”

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世之长短,以德为效。”

颜师古注:“效谓徵验也。”

章炳麟《訄书·商鞅》:“后百馀岁,荀子犹曰‘秦无儒’。此其憃愚无知之效也。”

7.效果,功效。

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夫圣人之心,日夜不忘于欲利人,其泽之所及者,效亦大矣。”

高诱注:“效,功也。”

三国蜀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。”

清戴名世《〈刘光禄墨卷〉序》:“为其事而求其效,效之既收而遂弃其事莫之顾者,古未之有也。”

鲁迅《〈且介亭杂文〉序言》:“然而没有效,作者多起来,读者也多起来了。”

8.通“校”。考核,考查。

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,吾是以惊。”参见“效功”、“效试”。

9.通“校”。木栏。参见“效杀”。

阅读:2857

●〖汉字〗效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效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敉

⇛后一个汉字:敆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