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子
1.男子的美称,多指年轻人。
《诗·小雅·北山》:“陟彼北山,言采其杞;偕偕士子,朝夕从事;王事靡盬,忧我父母。”
毛传:“偕偕,强壮貌。士子,有王事者也。”
郑玄笺:“朝夕从事,言不得休止。”
2.士大夫官僚阶层。
南朝梁沉约《奏弹孔稚珪违制启假事》:“臣闻禁宪有章,士子攸慎;守官有典,触网斯及。盖所以崇威阐法,下肃上尊。”
3.学子;读书人。
《北齐书·辛术传》:“天保末,文宣尝令术选百员官,参选者二三千人,术题目士子,人无谤讟,其所旌擢,后亦皆致通显。”
唐杜甫《别董頲》诗:“士子甘旨阙,不知道里寒。”
明叶宪祖《鸾鎞记·催试》:“今当大比之年,士子们纷纷上京应举。”
鲁迅《朝花夕拾·五猖会》:“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、北京的谈国事,为当局所禁止,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,读书人即所谓士子,也大抵不肯赶去看。”
4.豪门士族的子弟。
《文选·沉约<恩倖传论>》:“且士子居朝,咸有职业。虽七叶珥貂,见崇西汉,而侍中身奉奏事,又分掌御服。
东方朔为黄门侍郎,执戟殿下。郡县掾吏,并出豪家;负戈宿卫,皆由势族。非若晚代分为二涂者也。”
李善注:“二涂谓士庶也。言仕子不居贱职,庶族不涉清阶。”
刘良注:“晚代谓魏晋也。士与人异品杂用,故云二涂。”
5.将士家的子弟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“帝辄优文答报”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《魏略》曰:“是后大发士息,及取诸国士。
植以近前诸国士息已见发,其遗孤稚弱,在者无几,而复被取,乃上书曰:‘……国有士子,合不过五百人,伏以为三军益损,不复赖此。’”
阅读:137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