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高

高字的笔画:10画;

gāo

ㄍㄠ

〔《广韵》古劳切,平豪,见。〕

1.从下向上距离大,与“矮”相对而言;离地面远,与“低”相对而言。

唐韩愈《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》诗:“院闭青霞入,松高老鹤寻。”

明归有光《吴山图记》:“其最高者,穹窿、阳山、邓尉、西嵴、铜井,而灵岩,吴之故宫在焉,尚有西子之遗迹。”

刘肖无《彭海群--克拉玛依散记》:“家里这堵墙高高矗立着。”参见“高冈”。

2.高度。

《左传·昭公三十二年》:“士弥牟营成周,计丈数,揣高卑,度厚薄。”

唐杜甫《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》诗之四:“新松恨不高千尺,恶竹应须斩万竿。”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正走之间,见路旁一座大土山子,约有二十来丈高。”

3.高处。多指高山,土丘。

《书·太甲下》:“若升高,必自下;若涉遐,必自迩。”

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。”

汉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夫以一缕之任,係千钧之重,上悬之无极之高,下垂之不测之渊,虽甚愚之人,犹知哀其将绝也。”

唐韩愈《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》:“请益募人为十五屯,屯置百三十人而种百顷,令各就高为堡。”
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十二》:“两高之间,有坳在西北,即为定西岭。”

4.增高;升高;抬高。
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共之从孙四岳佐之,高高下下,疏川导滞。”

韦昭注:“高高,封崇九山也。下下,陂障九泽也。”

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,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。”

宋曾巩《本朝政要策·边籴》:“建隆元年,以河北仍岁丰稔穀贱,命高其价以籴之。”

明刘基《郁离子·牧豭》:“于是为豭作寝处焉,高其垣,洁其槽。”

赵树理《李家庄的变迁》二:“他们年轻人有什么言差语错,还得请你高高手,担待着些。”

5.比高;争胜。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,唯弘用节衣食为百吏先。”

晋袁宏《后汉纪·质帝纪》:“冀)梁冀于洛阳城门内起甲第,而寿(冀妻)于对街起宅,竞与冀相高。”

宋王禹偁《单州成武县主簿厅记》:“其间有斗讼相高,婚田未决,畜产交夺,契券不明者,在乎察其情伪……使刑罚得其中。”

明方孝孺《王处士墓志铭》:“自世教之衰,以诡激相高,竞趋细行,以徼名誉。”

6.深,高深。

《荀子·礼论》:“其理诚高矣,暴慢、恣睢、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队。”

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隅目高匡,威慑兕虎;莫之敢伉。”

薛综注:“高匡,深瞳子也。”

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请择畿南及山东河南要地,分兵控镇,俟秋高进剿。”亦谓浓;重。

宋陆游《闻雁》诗:“霜高木叶空,月落天宇黑。”

明赵南星《明太学生魏元伯墓志铭》:“闻母高病驰归,月馀母竟不起。”

7.声音响亮或尖锐。

汉傅毅《舞赋》:“亢音高歌为乐方。”

唐白居易《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》诗:“桑落气薰珠翠暖,柘枝声引管絃高。”

巴金《寒夜》二:“爆炸声接连地响着,一声高过一声,一声比一声可怕。”

8.大,盛大。

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家敦而富,志高而扬。”

高诱注:“高,大也。”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劳苦而功高如此。”

唐杜甫《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》诗:“秋晚岳增翠,风高湖涌波。”

9.骄傲;高傲。

《吕氏春秋·诚廉》:“不以人之庳自高也。”

《后汉书·班固传上》:“性宽和容众,不以才能高人。”

明方孝孺《吴处士墓表》:“好宾客,所友者皆名士,然不以所长高人,人以故喜亲之。”

10.高明;高强;高超。

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。”

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宽饶自以行清能高,有益于国。”

明冯梦龙《挂枝儿·醋》:“既是心中忍得,不说更高。”

清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五:“笔意高,有羚羊挂角之意。”

11.引申为擅长。

明高明《琵琶记·琴诉荷池》:“奴家久闻相公高于音乐,如何到来此间。”

12.优良。

《东观汉记·杜笃传》:“令怒收笃送京师,会大司马吴汉薨,世祖诏诸儒诔之,笃于狱中为诔辞最高。”

元曾瑞《留鞋记·楔子》:“这胭脂粉不见好,还有高的换些与我。”

13.清高;高尚。

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轻辞天子,非高也,势薄也。”

唐杜甫《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》诗:“物白讳受玷,行高无污真。”
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:“你看萧队长人品多高。”

14.指高尚的品德。

15.指高尚的人;隐士。

《南史·何胤传》:“兄弟发迹虽异,克终皆隐,世谓何氏三高。”

16.远。

《广雅·释诂》:“高,远也。”

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四摺:“喒则去那小道儿上隔斜抄,行不到半里其高,则听的脑背后喊声闹。”

17.有馀。

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二:“掂详了,纵六千来不到,半万来其高。”

凌景埏校注:“超过、有馀的意思。”

18.宗族中在最上之称。也泛称远祖。

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士食旧德之名氏,农服先畴之畎亩,商循族世之所鬻,工用高曾之规矩。”

《尔雅·释亲》“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,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”晋郭璞注:“高者,言最在上。”

唐韩愈《袁氏先庙碑》:“则谨条袁氏本所以出,与其世系里居:起周,历汉、魏、晋、拓拔魏、周、隋,入国家以来,高曾祖考,所以劬躬焘后,委祉于公。”

19.指汉高祖。

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肇自高而终平,世增饰以宏丽,历十二之延祚,故穷泰而极侈。”

汉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且高既受命建家,造我区夏矣。”

南朝宋谢灵运《宋武帝诔》:“舜潜历岩,高晦泗渚。”

20.岁数大,年老。

《楚辞·九辩》:“春秋逴逴而日高兮,然惆怅而自悲。”

王逸注:“年齿已老,将晚暮也。”

唐韩愈《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》:“太师之平汴州,年考益高。”

鲁迅《彷徨·长明灯》:“坐在首座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。”

21.尊贵;贵显。

《易·乾》:“贵而无位,高而无民。”

高亨注:“爻辞以亢龙比喻统治者居高贵之位,无人君之德,民不拥护,朝无贤臣,所以动而有悔也。”

《孝经·诸侯》:“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;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”

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嫂委蛇蒲服,以面掩地而谢曰:‘见季子位高金多也。’”

22.尊贵之位,显贵之位。

三国魏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感物众而思深,因居高而虑危。”

宋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”

23.尊崇;推崇。

《晏子春秋·问上八》:“高勇而贱仁。”

唐柳宗元《处士段弘古墓志》:“高气节,尚道艺。”

清姚鼐《张贞女传》:“吾近观乡曲之事,高贞女之节。”

24.敬词。参见“高姓”。

25.方正威严。

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性方峻,不接宾客,士民亦畏其高。”

26.超越。

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齐王惑于秦楚之毁,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,遂废孟尝君。”

唐韩愈《论捕贼行赏表》:“创业已来,列圣功德,未有能高于陛下者。”

27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。

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,而说之以厚利,则见下节而遇卑贱,必弃远矣。”

唐韩愈《寄卢仝》诗:“少室山人索价高,两以谏官徵不起。”

峻青《秋色赋·女英雄孙玉敏十二》:“然而这一切都不能压住英勇的人们,却激起了人们的更高的仇恨。”如:高速度;体温高。

28.指等级在上的。

巴金《家》二五:“周报社的中坚人物是跟觉慧同班的张惠如和高他一班的黄存仁。”

29.通“膏”。参见“高梁”。

30.通“郊”。郊外。参见“高禖”。

31.通“皜”。白。

《乐府诗集·鼓吹曲辞一·有所思》:“秋风肃肃晨风颸,东方须臾高知之。”

32.通“缟”。参见“高衣”。

33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。参见“高锰酸钾”。

34.姓。

阅读:3575

●〖汉字〗高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高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髜

⇛后一个汉字:髖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