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高

高字的筆畫:10畫;

gāo

ㄍㄠ

〔《廣韻》古勞切,平豪,見。〕

1.從下向上距離大,與“矮”相對而言;離地面遠,與“低”相對而言。

唐韓愈《同竇牟韋執中尋劉尊師不遇》詩:“院閉青霞入,松高老鶴尋。”

明歸有光《吳山圖記》:“其最高者,穹窿、陽山、鄧尉、西脊、銅井,而靈巖,吳之故宮在焉,尚有西子之遺跡。”

劉肖無《彭海群--克拉瑪依散記》:“家裏這堵墻高高矗立著。”參見“高岡”。

2.高度。

《左傳·昭公三十二年》:“士彌牟營成周,計丈數,揣高卑,度厚薄。”

唐杜甫《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》詩之四:“新松恨不高千尺,惡竹應須斬萬竿。”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回:“正走之間,見路旁一座大土山子,約有二十來丈高。”

3.高處。多指高山,土丘。

《書·太甲下》:“若升高,必自下;若涉遐,必自邇。”

《荀子·勸學》:“登高而招,臂非加長也,而見者遠。”

漢枚乘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夫以一縷之任,係千鈞之重,上懸之無極之高,下垂之不測之淵,雖甚愚之人,猶知哀其將絕也。”

唐韓愈《送水陸運使韓侍禦歸所治序》:“請益募人為十五屯,屯置百三十人而種百頃,令各就高為堡。”
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十二》:“兩高之間,有坳在西北,即為定西嶺。”

4.增高;升高;擡高。

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共之從孫四嶽佐之,高高下下,疏川導滯。”

韋昭註:“高高,封崇九山也。下下,陂障九澤也。”

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:“夫蔔者多言誇嚴以得人情,虛高人祿命以說人誌。”

宋曾鞏《本朝政要策·邊糴》:“建隆元年,以河北仍歲豐稔穀賤,命高其價以糴之。”

明劉基《郁離子·牧豭》:“於是為豭作寢處焉,高其垣,潔其槽。”

趙樹理《李家莊的變遷》二:“他們年輕人有什麽言差語錯,還得請你高高手,擔待著些。”

5.比高;爭勝。

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,唯弘用節衣食為百吏先。”

晉袁宏《後漢紀·質帝紀》:“冀)梁冀於洛陽城門內起甲第,而壽(冀妻)於對街起宅,競與冀相高。”

宋王禹偁《單州成武縣主簿廳記》:“其間有鬥訟相高,婚田未決,畜產交奪,契券不明者,在乎察其情偽……使刑罰得其中。”

明方孝孺《王處士墓誌銘》:“自世教之衰,以詭激相高,競趨細行,以僥名譽。”

6.深,高深。

《荀子·禮論》:“其理誠高矣,暴慢、恣睢、輕俗以為高之屬入焉而隊。”

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隅目高匡,威懾兕虎;莫之敢伉。”

薛綜註:“高匡,深瞳子也。”
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一:“請擇畿南及山東河南要地,分兵控鎮,俟秋高進剿。”亦謂濃;重。

宋陸遊《聞雁》詩:“霜高木葉空,月落天宇黑。”

明趙南星《明太學生魏元伯墓誌銘》:“聞母高病馳歸,月餘母竟不起。”

7.聲音響亮或尖銳。

漢傅毅《舞賦》:“亢音高歌為樂方。”

唐白居易《房家夜宴喜雪戲贈主人》詩:“桑落氣薰珠翠暖,柘枝聲引管絃高。”

巴金《寒夜》二:“爆炸聲接連地響著,一聲高過一聲,一聲比一聲可怕。”

8.大,盛大。

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“家敦而富,誌高而揚。”

高誘註:“高,大也。”
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勞苦而功高如此。”

唐杜甫《湖中送敬十使君適廣陵》詩:“秋晚嶽增翠,風高湖湧波。”

9.驕傲;高傲。

《呂氏春秋·誠廉》:“不以人之庳自高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班固傳上》:“性寬和容眾,不以才能高人。”

明方孝孺《吳處士墓表》:“好賓客,所友者皆名士,然不以所長高人,人以故喜親之。”

10.高明;高強;高超。

《莊子·讓王》:“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。”

《漢書·蓋寬饒傳》:“寬饒自以行清能高,有益於國。”

明馮夢龍《掛枝兒·醋》:“既是心中忍得,不說更高。”

清袁枚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五:“筆意高,有羚羊掛角之意。”

11.引申為擅長。

明高明《琵琶記·琴訴荷池》:“奴家久聞相公高於音樂,如何到來此間。”

12.優良。

《東觀漢記·杜篤傳》:“令怒收篤送京師,會大司馬吳漢薨,世祖詔諸儒誄之,篤於獄中為誄辭最高。”

元曾瑞《留鞋記·楔子》:“這胭脂粉不見好,還有高的換些與我。”

13.清高;高尚。

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輕辭天子,非高也,勢薄也。”

唐杜甫《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》詩:“物白諱受玷,行高無汙真。”
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十:“你看蕭隊長人品多高。”

14.指高尚的品德。

15.指高尚的人;隱士。

《南史·何胤傳》:“兄弟發跡雖異,克終皆隱,世謂何氏三高。”

16.遠。

《廣雅·釋詁》:“高,遠也。”

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第四摺:“喒則去那小道兒上隔斜抄,行不到半裏其高,則聽的腦背後喊聲鬧。”

17.有餘。
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二:“掂詳了,縱六千來不到,半萬來其高。”

淩景埏校註:“超過、有餘的意思。”

18.宗族中在最上之稱。也泛稱遠祖。

漢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士食舊德之名氏,農服先疇之畎畝,商循族世之所鬻,工用高曾之規矩。”

《爾雅·釋親》“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,曾祖王父之妣為高祖王母”晉郭璞註:“高者,言最在上。”

唐韓愈《袁氏先廟碑》:“則謹條袁氏本所以出,與其世系裏居:起周,歷漢、魏、晉、拓拔魏、周、隋,入國家以來,高曾祖考,所以劬躬燾後,委祉於公。”

19.指漢高祖。

漢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肇自高而終平,世增飾以宏麗,歷十二之延祚,故窮泰而極侈。”

漢張衡《東京賦》:“且高既受命建家,造我區夏矣。”

南朝宋謝靈運《宋武帝誄》:“舜潛歷巖,高晦泗渚。”

20.歲數大,年老。

《楚辭·九辯》:“春秋逴逴而日高兮,然惆悵而自悲。”

王逸註:“年齒已老,將晚暮也。”

唐韓愈《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誌銘》:“太師之平汴州,年考益高。”

魯迅《仿徨·長明燈》:“坐在首座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。”

21.尊貴;貴顯。

《易·乾》:“貴而無位,高而無民。”

高亨註:“爻辭以亢龍比喻統治者居高貴之位,無人君之德,民不擁護,朝無賢臣,所以動而有悔也。”

《孝經·諸侯》:“在上不驕,高而不危;制節謹度,滿而不溢。”

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嫂委蛇蒲服,以面掩地而謝曰:‘見季子位高金多也。’”

22.尊貴之位,顯貴之位。

三國魏何晏《景福殿賦》:“感物眾而思深,因居高而慮危。”

宋範仲淹《嶽陽樓記》:“居廟堂之高,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君。”

23.尊崇;推崇。

《晏子春秋·問上八》:“高勇而賤仁。”

唐柳宗元《處士段弘古墓誌》:“高氣節,尚道藝。”

清姚鼐《張貞女傳》:“吾近觀鄉曲之事,高貞女之節。”

24.敬詞。參見“高姓”。

25.方正威嚴。

《後漢書·陳蕃傳》:“性方峻,不接賓客,士民亦畏其高。”

26.超越。

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齊王惑於秦楚之毀,以為孟嘗君名高其主而擅齊國之權,遂廢孟嘗君。”

唐韓愈《論捕賊行賞表》:“創業已來,列聖功德,未有能高於陛下者。”

27.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。

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:“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,而說之以厚利,則見下節而遇卑賤,必棄遠矣。”

唐韓愈《寄盧仝》詩:“少室山人索價高,兩以諫官徵不起。”

峻青《秋色賦·女英雄孫玉敏十二》:“然而這一切都不能壓住英勇的人們,卻激起了人們的更高的仇恨。”如:高速度;體溫高。

28.指等級在上的。

巴金《家》二五:“周報社的中堅人物是跟覺慧同班的張惠如和高他一班的黃存仁。”

29.通“膏”。參見“高梁”。

30.通“郊”。郊外。參見“高禖”。

31.通“皜”。白。

《樂府詩集·鼓吹曲辭一·有所思》:“秋風肅肅晨風颸,東方須臾高知之。”

32.通“縞”。參見“高衣”。

33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。參見“高錳酸鉀”。

34.姓。

阅读:3577

●高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