弓
弓字的笔画:3画;
I
gōng
ㄍㄨㄥ
〔《广韵》居戎切,平东,见。〕
1.射箭或打弹的器械。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,搭上箭或弹丸,用力拉开弦,勐然放手,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。弓把称弣;弓梢称弰;两端架弦处称峻;弣两旁曲处称弓渊,亦称隈。
《诗·小雅·吉日》:“既张我弓,既挟我矢。”
《说文·弓部》:“弓,以近穷远。象形。古者挥作弓。”
王筠句读:“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少昊第五子挥始制弓矢,赐姓张氏;宋忠以挥为黄帝臣;《广韵》以挥为轩辕第五子。
孙卿子云倕作弓。
墨子云羿作弓。说各不同。”
三国魏曹植《七启》:“插忘归之矢,秉繁弱之弓。”
唐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汝张汝弓,汝鼓汝鼓。”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五章:“李自成张弓搭箭,对敌将虚拟一下。”
2.弓法。
《关尹子·五鉴》:“﹝善弓者﹞师弓不师羿。”
3.形状如弓;形状如弓之物。
《周礼·考工记·轮人》:“弓,凿广四枚,凿上二枚,凿下四枚。”
郑玄注:“弓,盖橑也。”此指车盖上的弓形骨子。
郭沫若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庭前斜流御沟一道,沟上横一弓桥,前后有石阑。”如:琴弓;弹花弓。
4.弓形纹的省称。指纹基本类型的一种,由多数弓形线组成,纹线自一侧进入,由他侧流出,中部隆起呈弓形,无回旋线和三角。
5.弯曲。
清恽敬《碧玉说》:“唐笏直,宋始弓之。”
萧红《手》:“背嵴已经弓了起来,胸部却平了下去。”
6.引申为弯身,指行礼。
明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摘抄·经》:“昔日张先生进朝,我们要多打箇弓。”
7.弓兆的省称。
宋苏洵《易论》:“龟漫而无理者也,灼荆而鑽之,方、功、义、弓,惟其所为而人何预焉。”参见“弓兆”。
8.旧时量地器步弓的省称。
清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清丈·定步弓》:“丈田地以步弓为准。其弓悉用宪颁旧式,每村乡地照式各备数张。”
9.量词。原为与弓同距离的长度单位,与步相应。后亦用作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。其制历代不一:或以八尺为一弓;或以六尺为一弓;旧时营造尺以五尺为一弓(合1.6米),三百六十弓为一里,二百四十方弓为一亩。
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侯道五十弓。”
贾公彦疏:“六尺为步,弓之下制六尺,与步相应,而云弓者,侯之所取数,宜于射器也。”
唐陆龟蒙《送小鸡山樵人序》:“自冢至麓,凡二百弓。”
宋杨万里《幼圃》诗:“寓舍中庭劣半弓,鷰泥为圃石为墉。”
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凡丈蒙地,五尺为弓,二百四十弓为亩,百亩为顷,顷编为号。”
孔厥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七回:“前面一百多弓远有个房子。”
10.量词。
印度长度名称。梵语dhanus(驮怒沙)的意译。
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:“分一拘卢舍为五百弓,分一弓为四肘,分一肘为二十四指。”
季羡林等校注:“按印度的尺度,原先以人的手指而作度量,而人的指有大小不同,没有一定标准,所以有种种异说,各经所据有异,折合我国的尺寸就有所不同了。”
唐慧苑《新译华严经音义》卷下:“二尺成一肘,四肘成一弓。”
宋王安石《示德逢》诗:“深藏组丽三千牍,静占宽闲五百弓。”
11.量词。亦用于天空、月亮等。
郁达夫《出奔》:“照得人头脑一清的,却是那一弓蓝得同靛青草花似的苍穹。”
12.通“肱”。
《公羊传·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黑弓以滥来奔。”
何休注:“二传作黑肱。”按,《左传》、《穀梁传》、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均作“肱”。
《汉书·儒林传》:“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。”
13.姓。
汉有弓祉,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II
qióng
ㄑㄩㄥˊ
通“穹”。
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济弓闾”司马贞索隐:“弓,包恺音穹。”
清王念孙《读书杂志·汉书五》“穹闾”:“‘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。’念孙桉:《天官书》文与此同。
《索隐》曰:‘邹氏云,一作弓闾。
《天文志》作弓字,音穹。’据此,则《汉志》本作弓,而读为穹,与《史记》作穹者异文,而今本亦作穹,则后人以《史记》改之也。”
阅读:188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