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後
(先后,先后)
1.辅导;辅助。
《书·梓材》:“王惟德用,和怿先后迷民。”
孔传:“先后,谓教训。”
《诗·大雅·绵》:“予曰有疏附,予曰有先后。”
毛传:“相道前后曰先后。”
《周礼·秋官·士师》:“以五戒先后刑罚。”
孙诒让正义:“谓豫教导之,使民知避罪也。”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然方公之狱治臣也,公倾侧法令,先后臣以言,欲臣之免也甚,而臣知之。”
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湛容貌堂堂,国之光晖;智略谋虑,朝之渊薮……实足以先后王室,名足以光示远人。”
李贤注:“先后,相导也。”
2.前后。
《礼记·大学》: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忽奔走以先后兮,及前王之踵武。”
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车骑雷起,殷天动地,先后陆离,离散别追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宗经》:“雉门、两观,以先后显旨。”
明郎瑛《七修类稿·辨证五·秦汉书多同》:“荀子《劝学》篇与大戴之《劝学》,前面俱同,或句有先后,字有多寡。”
3.妯娌。
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神君者,长陵女子,以子死悲哀,故见神于先后宛若。”
裴駰集解引孟康曰:“兄弟妻相谓‘先后’。”
司马贞索隐:“即今妯娌也。”
唐韩愈《南山诗》:“或齐若友朋,或随若先后。”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六章:“高夫人说:‘捷轩,你是大将,需要以身作则。把两位先后送到老营来,捨得么?’”
4.犹言晋升和贬谪。
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:“臣在关西,窃听风声,未闻国家有所先后,而威福之来,咸归权倖。”
李贤注:“先后谓进退也。言国家不妄有褒贬进退,而权倖之徒反为祸福也。”
5.高下,优劣。
唐韩愈《和侯协律咏笋》:“短长终不校,先后竟谁论?”
阅读:134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